论张景岳的调和意识与“中和”之思
朱爱松
张介宾,号景岳,为明代最杰出的中医学家之一,是温补学派实际意义上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除了深厚的医学与文学功底外,他在象数、堪舆、律吕、星纬等领域亦颇有造诣。张景岳不仅有很高的临床水平,还勤于思考,长于著书立说。其著作《类经》指出自王冰以来各家注释《内经》的理论欠缺之处;《质疑录》对金元各大家的学说进行探讨,并对其早期发表的论述有所修正和补充;《景岳全书》记载了景岳一生诊断用药等临床经验与中医理论学术成果,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关于景岳的学术思想,除了重视温补之外,还包括中年求复、惜元复原、预防早衰、重视脾肾、水火命门说、完善气一元论等思想;其不仅对“和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还提出了“和法”的立法原则、应用指导、治疗目标,深刻地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基于以上,在灿若星辰的中国医学史中,时人称其为“医术中杰士”,并以“仲景以后,千古一人”来评价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