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张景岳名方用柴胡之散法和法
2025年08月10日
浅探张景岳名方用柴胡之散法和法
罗桢敏 吴桂英
明代大家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因擅长用熟地,人称“张熟地”,然除熟地外,他还好用柴胡,擅用柴胡,创制诸如柴胡饮、柴胡白虎煎、柴苓饮、柴芩煎、柴陈煎等名方。凡伤寒、温病、妇儿杂病,信手拈来,灵活变化,头头是道,斯诚知柴胡之用之大家哉。
《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名医别录》称其能“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汉代以降,医家认为柴胡的功效以解表、退热、解郁为主。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后,则是在退热的基础上重视发挥其疏肝解郁的功用。金元时代对柴胡功效的认识,在继承前代经验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李东垣承张元素思想总结出柴胡具升阳举陷之功。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本草正》对柴胡做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气味俱轻,升也,阳中之阴。用此者,用其凉散,平肝之热,入肝、胆、三焦、心胞四经。其性凉,故解寒热往来,肌表潮热,肝胆火炎,胸胁痛结,兼治疮疡,血室受热;其性散,故主伤寒邪热未解,温疟热盛,少阳头痛,肝经郁证。总之,邪实者可用,真虚者当酌其宜。虽引清气上升,然升中有散,中虚者不可散,虚热者不可寒,岂容误哉!兼之性滑,善通大便,凡溏泄脾薄者,当慎用之;热结不通者,用佐当归、黄芩,正所宜也。愚谓柴胡之性,善泄善散,所以大能走汗,大能泄气,断非滋补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