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哲学、文史的研究用于中医理论与实践

(二)易经、哲学、文史的研究用于中医理论与实践

“景岳先生认为,运用哲学思想指导医学非常必要。《景岳全书》首言“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图翼》强调“理气阴阳之学(时称哲学),实医道开卷第一义,学者首当究心焉”。五十岁时他专作《医易义》详论哲学对医学的指导意义,介绍自己论哲理的《易》与医学结合的体会。其专论阴阳、道、儒、墨、杂家的哲学论著,尤其对宋代张载和理学大家朱熹的哲学成就,扬长避短,充实自己的辩证法。”(任应秋)

“在其所运用《周易》与《内经》之辩证法以论医学,更为千古一人者。”(姜春华)

“同时对易理、兵法、天文、地理、术数、文史、音律等均有研究,而于《易经》钻研较深,他是以多科学而通医学的博学多才之士。”(罗元恺)

景岳先生驳“医者意也”之说,反对脱离实践之思辨,立“医者理也”之论,并强调必研《内经》以明医理,而后博采各家学说。他注重辨析百家,独抒己见。

景岳先生坚持医易同源的哲学思想,强调“医不可以无易”,达“医之运用由乎我”之境。他论述、阐发医学问题更透彻更精辟,实得益于易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