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体质,治未病
噎膈属于古代“风、劳、膨、膈”四大难治之症之一,其治疗棘手。张景岳认为,此病有明显的年龄倾向性,中衰耗伤者多,老人偏多,而少年少之。通过历代医家治噎的经验,张景岳大致将噎膈患者分为7类:血虚瘦弱者,七情郁结者,饮酒人,胸膈有热者,脾不磨者,大便燥结甚者,肥胖之人(鲜有)。
对于噎膈一病,张景岳在其对噎膈的治疗中,处处体现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如初觉饮食不行而年不甚衰者,速用大健脾丸,或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以调脾气;若噎膈之证明显,为了防止疾病传变,当辨证施治。如噎膈初起,微虚者,宜温胃饮加当归、厚朴;若病情初愈,患者应当注意内观自养,防止疾病复发。在此,张景岳认为张鸡峰深得要领。张鸡峰云:“噎膈是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者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