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命门的新认识

(三)对命门的新认识

命门之义,《内经》本无,自《难经》提出了“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着,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的论述。后世医家虽以命门与相火并提,但大都无新的发挥。直至明代,张景岳对命门提出比较系统的理论后,始为医家重视,对其功能认识日趋完善,并用以指导临床。

景岳命门学说的内容主要有:

(1)命门的位置:“命门居两肾之中。”

(2)肾与命门的关系:“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

(3)命门的属性与功能:“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

(4)命门亏损的治疗:景岳认为“无水无火,皆在命门”,然而“命门与肾,本同一气”,故“治水治火,皆从肾气,此正重在命门”,说明是通过补肾途径来治疗命门水火的不足。他自制的左归丸、右归丸两首新方,是分别治疗真阴不足和元阳亏虚的主方。

景岳的命门学说与他的阴阳论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不仅丰富并发展了中医脏象学说的研究,对临床也有重要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