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张景岳在继承前人治疗噎膈的经验基础上,开拓创新,纠正了朱丹溪“翻胃,即膈噎也”的观点。在病因病机上,指出噎膈一证,乃七情郁结,虚劳损伤,酒色过度而成;在诊断上,强调噎膈之病,并非单纯阳结;在治疗上,重视脾肾,强调脾胃运化与肾主气化在噎膈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杭州名医张硕甫借鉴张景岳治疗噎膈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上擅于运用旋覆代赭汤来治疗噎膈,并强调治疗噎膈应补益中焦。由此可见,张景岳治疗噎膈的临床经验,至今仍被现代医家所借鉴。
(作者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