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与兵家中“关门捉贼”之意
《三十六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小敌困之:对弱小或数量较小的敌人,要设法围困他。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上卦为乾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剥”即剥落之意。“剥,不利于攸往”:意为剥卦说,所有往则不利。对付小股敌人,要围困起来,将其消灭。如果让他们走掉,不利于我方追击。在敌弱我强之时应形成包围之势,使得敌人无处可逃。
在中医里“关门捉贼”的概念有两个。一为使用补敛之药后,使得贼邪无法排出体外,而加重病情:“凡一切外邪初入……切不可妄用温固收纳,收纳为关门捉贼,延祸匪轻。”(《医法圆通》)或指贼邪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变生他证。二为没有治疗贼邪留于体内,无法排出而使病情加重。“或有畏惧宣发,偏于退热,竟至蕴毒不透,遏伏致毙者,此与关门捉贼不殊也。”(《时疫解惑论》)
医家与兵家对“关门捉贼”的理解稍有不同,医家认为应将贼邪驱赶,兵家则认为应将贼寇包围。
张景岳先生所处时代下的医家非常惧怕“关门捉贼”这一情况的发生,因畏惧补法而不用。“奈何近代医流,咸谓伤寒无补法。此一言者,古无是说,而今之庸辈,动以为言,遂致老幼相传,确然深信,其为害也,不可胜纪。……即余一人,于一年之中,所遇若此,其如岁月之长,海宇之广,凡为无补所杀者,固可胜量哉!”(《景岳全书》)张景岳先生批评指正了这一现象:“今后世谬传,实基于此,故余于前论直叱其非,并详考仲景《伤寒论》及诸贤之成法,以申明其义焉。矧今人之患伤寒者,惟劳倦内伤、七情挟虚之类,十居七八,传诵伤寒无补者,十有八九,以挟虚之七八,当无补之八九,果能堪乎?而不知以直攻而死者,皆挟虚之辈也。此在众人,则以传闻之讹,无怪其生疑畏。至若名列医家,而亦曰伤寒无补法,何其庸妄无知,毫不自反,误人非浅,诚可丑可恨者也!其有尤甚者,则本来无术,偏能惑人,但逢时病,则必曰:寒邪未散,何可用补?若将邪气补住,譬之关门赶贼。若此一言,又不知出自何典,乱道异端,尤可恨也!”(《景岳全书》)大多数人都认为内有邪气应驱邪外出。张景岳先生却突破传统思维方式,重新论述了正邪之间的关系,认为驱邪外出也应:“补足正气以灭贼邪”“正胜则生,邪胜则死。倘以邪实正虚而不知固本,将何以望其不败乎?矧治虚治实,本自不同,补以治虚,非以治实,何为补住寒邪?补以补中,非以补外,何谓关门赶贼?即曰强寇登堂矣,凡主弱者,避之且不暇,尚敢关门乎?既能关门,主尚强也,贼闻主强,必然退遁,不遁即成擒矣,谓之捉贼,又何不可?夫病情人事,理则相同,未有正胜而邪不却者。”(《景岳全书》)主强贼弱才可谓关门捉贼,这与兵家所悟之敌弱我强是相同的。“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对付小股敌人,要围困起来,将其消灭;如若让其逃脱,则不利于我方追击。兵家所用此条计谋时,以敌弱我强而非敌强我弱的情况,应是受到张景岳先生主强贼弱的启示,将一个禁忌之法变为锦囊妙计。
自古以来,在诸子百家之中,医家的地位历来不高。在影响上多以经史子集中的学术思想来影响中医的思想,现代的研究也多是如此考虑的。我们不应该忽略医学中所产生的优秀文化思想,应将其重视起来,从医学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经史子集中的其他有关论述。
(作者1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作者2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