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治生变,谨慎有度

(二)误治生变,谨慎有度

张介宾研究医学始终以《易经》理论为指导,因而他对于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他论邪气袭人后的病变趋势时指出:“凡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乃入于孙络;留而不去,乃入于络脉;留而不去,乃入于经脉,然后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气自外而内之次也。”在这里张介宾不仅认识到了疾病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而且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了误治生变的道理。他认为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正确的治疗及用药能将疾病治愈,而误治会造成新的病变。因此治疗疾病必须慎重,若或有疑,宁加详审,切不可孟浪从事。

如他在攻略中指出:“凡病在阳者,不可攻阴;病在胸者,不可攻脏。若此者,邪必乘虚内陷,所谓引贼入寇也。病在阴者,勿攻其阳,病在里者,勿攻其表。若此者,病必因误而甚,所谓自撤藩蔽也。”这说明如果病在阳误攻其阴,病在阴误攻其阳;或病在里,误攻其表;病在表,误攻其里,就会因误治造成新的病变。

又如他在固略中指出:“虚者可固,实者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不可固。当固不固,则沧海亦将竭;不当固而固,则闭门延寇也。”从沧海竭、闭门延寇可以想到误治会造成一系列的险恶病变。张介宾从误治中看到疾病的演变与恶化,这正是他的辩证法思想在新方八阵中的具体体现。

(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