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善用吐法

四、善用吐法

张介宾善用吐法治疗癃闭,此法源自朱丹溪用探吐治疗癃闭的“提壶揭盖”之法。“譬之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有升才有降,无升则无降,这是自然规律。张介宾得以继承并有所发挥,在治疗“有水之闭”的癃闭病中常有应用。

比如热邪闭阻膀胱,用大厘清饮探吐;痰逆气滞不通,用二陈汤、六安煎探吐;气实血虚而闭,用四物汤探吐;气虚下陷,升降不利,用补中益气汤探吐,皆是取吐以通溺。癃闭病位在下,药力不能骤及,所以探吐提其气,气升则水降,常可速为取效,但吐伤胃气,故此法多用于气实等证,阳虚、阴亏等无水者则不宜,且溺出即止,不可常用和过用吐法。

探吐法治疗癃闭在临床中仍时有运用,如王建珍等治疗产后尿潴留,让产妇取坐位或侧卧位,嘱其张口用鼻呼吸,用压舌板轻轻刺激舌根部,同时在下腹部稍稍加压,尿液即可随之排出。但应用渐少,特别是在男性癃闭的治疗中几近于无。究其原因,一者可能与此病常见于老年患者,正气本虚,不敢妄用吐法有关;二者也与患者的接受度有关。再者导尿术普及,果有小便点滴不通者,留置导尿术可有立竿见影之效,故探吐以通溺用之渐少。但其升降气机,通上窍开下闭的机理带给了我们重要启发。《时方妙用》载,“至于癃闭证,小便点滴不通,甚则胀闷欲死……有用五淋散加入麻黄、杏仁以取微汗者……配杏仁以降气……”。《侣山堂类辨》:“小便不利者,用麻黄、杏子配八正散,内加二味,其应如响,盖外窍通而内窍通,上窍通而下窍即利矣。”现代医家中,陈小弟以桔梗、杏仁为关键药开上启下;刘宁等总结刘景源以“三拗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癃闭,皆取得良好疗效。探吐之法虽少有人用,但其通窍开闭之理却是如今宣肺法治疗癃闭病的重要指导理论。

张介宾诊治癃闭病以虚实为纲,重视恢复膀胱气化功能,明辨膀胱有水或无水,有水则通,无水则化。通可行破气开闭、化痰行气、清热通利、攻下及温阳之法;化可补阳以化气,滋阴以化源,气化则水生,有源则有流。对于癃闭急证,张介宾认为可先救其标,再缓图其本,防止复发。此外,其还善以探吐法调节气机升降来治疗癃闭,这种通窍开闭的思想在后世得以发挥,成为如今宣肺法治疗癃闭的重要理论基础。张介宾对癃闭病的论治系统全面,本文初做探析,其独特的论治思想仍需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作者1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医师,作者2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中医师,作者3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