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之三——景岳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三、生命力之三——景岳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景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当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景岳中医药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在当下抗击疫情中的现实意义

尽管中医药抗疫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但是在传染病防治中其一直处于辅助地位。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医药的一次实战演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经过这次实战,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优势再次被世界关注。湖北省卫健委主任涂远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湖北省抓好医疗救治和社区防控工作的有关情况时表示,中医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参与的广度、深度、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在抗疫中,湖北省中药使用率达91%,其中方舱医院使用率达99%,集中隔离点的使用率达94%。中医药主要作用于以下几个场景:一是积极开展对新冠肺炎的早期预防,向一线人员累计发放预防类药物43万人份;二是开展对轻症患者的早期干预,所有方舱医院都配备中医医生,这种做法显著改善了轻症患者的症状,降低了轻症转重症的概率;三是中西医结合会诊巡诊,治疗重症患者;四是加强出院患者的调养,帮助其恢复。

据资料记载,中国曾遭遇无数次疫病侵袭,中医药在防疫上屡建奇功。例如,中医药在抗击非典疫情中立下新功,在非典确诊病例中,中医参与治疗的占58.3%,显示了中医药抗击重大疫病的能力。非典袭击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染病者达到了5300多例,占世界的60%以上。非典全球的病死率为11%,中国则为7%。中国抗疫的效果之所以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医药介入了非典治疗过程,中西医结合发挥了特殊作用。

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时,中医药再立新功,中医称甲型H1N1流感为“癌疫”。早在中国古代,在历经多次癌疫暴发流行后,中医探索出了治疗癌疫的完整中医理论。中药对流感病毒具有明确的作用,据临床报道其疗效优于西药。中药对流感、禽流感等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杀灭作用,相比抗病毒药物,它还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治疗的特点,不仅能退热消炎抗病毒,而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比单一抗病毒药物更具优势。中药不会产生耐药性,且可供选择的种类非常多,同时对不同体质、年龄和有不同基础病的人,可进行中医辨证施治,调整药方,做到因人而异的针对性治疗。这也是“景岳中医药文化”用药的核心——临证用药,精专简练。

2.守正创新,服务伟大时代的现实意义

2019年10月,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当下,全国和浙江中医药界掀起了研究景岳中医药文化的高潮,尤其是浙江华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了浙江景岳堂药业、景岳堂国药馆、景岳中医院。近年来,景岳中医药依托上市公司优势,设立专项基金,成立研究院(会)、古法炮制传承室;同时开展经典名方和中药配方颗粒研发,成立了景岳堂越医文化研究院,高度重视景岳中医药文化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使其以纸质和数字化的方式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景岳堂中医文化研究院出版了《越医文化研究文集》,连续召开了3届景岳堂论坛及纪念张景岳诞辰455周年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景岳中医药文化研究。景岳堂药业对张景岳之经典方五福饮、左归饮、右归饮等制作配方,进行了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探索,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填充、包装等的工序,制作而成优质的中药饮片成品,这是守正创新的有效探索,更是推进传统医药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绍兴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名人灿若星辰,被毛泽东主席誉为“鉴湖越台名士乡”。曾有一位中医大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绍兴即使所有的美景和名人都不存在,单凭一个张景岳,绍兴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铭记。”可见张景岳以及他的学术理论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力,传承以张景岳学术理论体系为核心的“景岳中医药文化”更具有谱写中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新篇章的时代意义。

(作者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绍兴市文化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