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阳气

(一)重视阳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张景岳:“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孰谓阳常有余,而欲以苦寒之物伐此阳气,欲保生者,可如是乎?”

《内经》中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景岳从《内经》阴阳互根的道理中悟出,“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如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阳引阴也;又如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义”(《景岳全书·卷一·传忠录·阴阳篇》)。

景岳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卷五十·新方八阵·补略》)。其创制的左归丸、右归丸,以育阴涵阳和扶阳配阴为组方宗旨,方中去“三泻”(茯苓、丹皮、泽泻),重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调补奇经,充髓填精,深得水火既济之妙。

列于补阵专治“劳倦伤阴,精不化气”的补阴益气煎(人参、当归、山药、熟地、陈皮、甘草、升麻、柴胡),用人参配熟地是“生气于精”。

列于热阵的镇阴煎(熟地、牛膝、炙甘草、泽泻、肉桂、附子),治疗“阴虚于下,格阳于上”之证,用熟地配附、桂,即是“引火归源”。

列于补阵的贞元饮(熟地、当归、炙甘草),专治由“元海无根,亏损肝肾”所致的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用熟地配当归,即是“纳气归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