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四症之一——鼓胀

(一)肝病四症之一——鼓胀

《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篇》有云:“单腹胀者,名为鼓胀……此实脾胃病也。”张景岳指出,脾胃乃中土之脏,若将脾胃的主运化水谷功能看作“坤”,将脾胃主化生气血功效看作“乾”,乾坤相合,脾胃强健,则何胀之有?张景岳认为,肝病鼓胀多是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良、劳欲过重所引起的,强调肝病产生的鼓胀与脾胃失调有着直接联系,建议临床应在治疗肝病的同时注重脾胃的调理。随后张景岳对鼓胀做出了进一步解释:鼓胀起于中焦,则当治脾胃;鼓胀起于焦下,则当治命门母气;若存气机失调,不可单用补,当宜少佐辛香;若水湿内停,则助脾行湿,后佐以淡渗。

张景岳强调,治疗鼓胀应当先辨其虚实,实乃食积、血瘀、气滞、热结引起,应慎用峻下逐水,且攻逐之法不可废,治疗应以理气化瘀、清热消食为主,且药不可滥用。张景岳认为,治虚则使非培补元气,反之,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鼓胀虚证,脾肺气虚者,治疗应以四君子汤、归脾汤类为主;脾虚兼寒者,应以六君子煎为主;肾虚兼痰者,应以八味地黄丸、理阴煎、加减金匮肾气汤为主。对鼓胀实证者,医者应认识到攻逐之法易伤正,故需慎用,临床应当辨别鼓胀虚实,方可对症下药。

验案举隅——塞因塞用愈慢肝

王某,男,42岁,2018年3月2日初诊。肝功能反复异常一年余,伴腹胀,大便干结,不思饮食,神倦肢酸。舌苔淡、苔薄腻,脉弦细。曾用茵陈蒿汤加味、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三个月,但肝功能检查未见好转,血胆红素为15μmol/L,谷丙转氨酶常在70~90U/L之间波动,而来我处就诊。反复琢磨,方悟此为肺脾气虚、运化失职所致,故拟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润肺滋肝。方选景岳四君子汤加味,处方:炒党参、炒白术、炙黄芪各15g,茯苓、瓜萎仁各12g,怀山药、女贞子各30g,红枣20g,肉苁蓉、杏仁各10g,当归6g,甘草5g。3剂后腹胀减轻,大便通畅,胃纳转轻,精神渐振,仍宗原意。上方去当归、瓜蒌仁,加制半夏、晚蚕砂。12剂后余症全消,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再服上方加减15剂后,检查肝功能2次均为正常,继续服药半个月以改善。随访半年,未见异常。

按:本例之腹胀、大便干结等证,虽似为实证,但细察病情,此为肺脾气虚、运化无力所致,故方用炒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山药、甘草、红枣健脾益气,肉苁蓉、女贞子补益肝肾,当归养血柔肝,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故用肺经之品瓜蒌仁、杏仁以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