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四症之三——胁痛

(三)肝病四症之三——胁痛

张景岳指出,胁痛可分为内伤及外感两方面,并对前人关于“病左为血积,病右为气邪”这一错误观点进行了纠正。他认为胁气有在血在气之分,不能简单地根据疼痛部位来进行定位,而应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并对治气的重要性进行强调。景岳提出:“凡治此者,血痰皆兼气为主,而后以佐治。”对于气逆者,可应用推气散、排气饮、木香调气散、沉香降气散等佐治;对于肝气郁结者,可应用香橘汤佐治;暴怒伤肝者给予解肝煎;怒而伤肝者给予化肝煎;肝气伤者、悲烦者给予枳壳煮散;忧郁者给予枳实散;痰引者给予白芥子联合导痰汤;血滞者给予复元活血汤。从上述汤剂可以看出,张景岳在治疗胁痛方面比较重视理气活血,故方中多气药。

验案举隅——久痛未愈选疏肝

患者,王某,河南人,44岁,2018年12月13日初诊。既往病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30年,肝功能正常,乙肝三系小三阳,HBVDNA阴性,B超提示其有轻度脂肪肝。此次就诊主诉间歇性右胁胀痛20年,近1个月右胁胀痛加重,复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三系小三阳,HBVDNA1.23×103。患者伴有胸闷脘痞、愁眉苦脸等症状,舌质红,舌苔白腻,脉弦。仔细诊察病情,患者虽然右胁胀痛20年,但四诊合参,辨证为肝气郁结,法当疏肝理气和胃。方选张景岳香橘汤加味,香附12g,制半夏12g,橘红10g,甘草6g,生姜5g,大枣20g,元胡12g,川栋子12g,娑罗子10g,枳壳15g,焦山栀10g,淡豆豉10g,瓦愣子30g,木香9g。7剂。于2018年12月20日复诊,继续守前方7剂,然后未来复诊。于2019年9月7日再次复诊,自诉去年服14帖中药后右胁胀痛诸症消失,今又感到右胁胀痛,故来就诊,症见胸闷脘痞,愁眉苦脸,纳便尚可,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治疗拟香橘汤加味,9月13日复诊,诸症减轻,守前法继续服7剂。

按:患者右胁胀痛虽已20年,经过仔细诊察,四诊合参,辨证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滞不畅,致右胁胀痛,故用张景岳香橘汤加味治疗,每每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