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研究《内经》的启示

张景岳研究《内经》的启示

沈钦荣

张景岳(1563—1640),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医家,越医的杰出代表。十三岁随父进京,曾拜金英为师,所撰的《景岳全书》《类经》《质疑录》集中反映了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1)通才,被誉为“医坛苏东坡”。理论与经验均擅胜场,医药兼精,擅内、儿、妇、外诸科,于医之外,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皆能究其底蕴。

(2)传承与创新的代表。

(3)新方八阵裨益后人。

史料考证:

(1)张景岳拜师金英:有误。应为金世英,字国华,别号梦石子,会稽人,著《胎产护生集》(方春阳先生在《中国历代名医碑传集》中考证)。

(2)卒年1640年:有误。《祁彪佳日记》中有记载,崇祯十五年(1642)九月三日,至张景岳家求诊脉。(第618页)

(3)住址:崇祯八年(1635)十月二十四日,“入众香园,为张氏园,已颓败矣”。(第181页)

崇祯十三年(1640)四月十九日,“予便道就医于张景岳,从宝场巷归”。(第440页)

(4)景岳儿子张子环:崇祯十八年(1645)正月二十一日,祁彪佳延张子环来为其妻诊脉,原因是祁妻之前的几次重病都是张子环的父亲张介宾所救。(第8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