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黄芪

六、黄芪

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多为家种或仿野生种植,纯野生的资源较少。现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多为家种,品种以蒙古黄芪为主,一般品种叫矮秆黄芪。黄芪的产地较多,质量各有千秋,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当然野生的或仿野生的为精品。纯野生的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功能主治:黄芪自古以来,一直是补气良药,属于上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是固表益气的良药。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

黄芪名称的由来:相传,古代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来,他由于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

功能主治:益气、固本、敛汗、生肌、利水、消水肿等。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是个好东西,作用广泛。常食之可以轻身延年。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的心气不足,疗效显著,譬如著名的黄芪生脉饮。

(作者为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绍兴市景岳堂越医文化研究院理事长、绍兴市越医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