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诊治应作为当今预防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依据
应该说,调畅气机是升降散的理论根基,“升降出入”是人体脏腑的玄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百病生于气”,气机不畅,百病易发。温疫受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郁而生热,而致肺卫热盛等一系列热症;其次为肺热移于大肠,导致肠胃升降失常,故出现上吐下泻,或吐血便血……。杨栗山“盖能涤天地疫疠之气(温疫之邪气),即能化四时不节之气”、蒲辅周“四时温病(传染性小或不传染)之中亦偶有兼秽浊杂感者,需细心掌握,治疗须与温疫相参,才能提高疗效”的论述,应该作为当今预防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指导。新型肺炎的早期症状大多是咳嗽、发热,乏力,呼吸困难,许多都是干咳……新型肺炎后期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呼吸增快,困难,呼吸呻吟,下窝吸气性凹陷,鼻翼扇动,肺不张症状,呼吸衰竭;后期出现的感染性休克……一派热、毒、湿、火以致动风动血。此疫乃冬令感受外邪,邪伏化热,由内而发抑或因新感外邪,引动伏邪,其病势急重,变化多端,发展迅速,治疗上扶正及清泄并用不失为良策。当然,“人体有强弱,年龄有大小,时令有冬夏,气候有寒温,地域有燥湿,病邪有盛衰”,临床须仔细体会,才能达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为灵活应变的治疗要求。
作为两个不同时代的温疫治疗大家,他们承内经、伤寒、温病之精华,所推出的“探针”式治疗大有相似之处。达原饮属和解之剂,其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功擅调和,“凡疫邪游溢诸经,当随经引用,以助升泄……”,可见引经药的使用更可助其升散疏泄之功。升降散辛凉宣透、解毒逐秽并用,以解温疫表里三焦大热。主治火热内郁、气机失调,采用的是“升之、散之、扬之”的方法。“探针”治疗之后,吴氏和杨氏倡导的、能不断出手的有效方剂对当今的新冠病毒肺炎仍有其生命力。达原饮和升降散对温疫(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治疗值得重视,它们的双向调节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为浙江省施维群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成员,其中作者1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作者2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治医生;作者3为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医师;作者4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