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理学,本于阴阳

(二)崇尚理学,本于阴阳

张景岳处于宋明理学盛行的时代,因而深受其影响,曾言“医者,理也,理透心明斯至也”。以理学观点指导《内经》研究的特色体现于其著作中。如《类经》的分类编排受到理学创始人之一——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的影响,前三类分别为摄生类、阴阳类、脏象类。摄生类居首位,因其合乎天道,“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类经·自序》);阴阳类“生成之道,两仪主之”,居第二位;脏象类“人之有生,藏气为本,五内洞然,三垣治矣”而居第三,五藏对应五行。而《宇宙生成论》中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化生万物”。太极生阴阳,阴阳化五行,景岳依据《宇宙生成论》中太极、阴阳、五行的顺序将《类经》前三类列为摄生、阴阳、脏象。可以看出《类经》的分类有借鉴《宇宙生成论》之处。

张景岳重视气的作用,对《内经》的注释便体现了他的重气思想。如《类经·摄生类》言,“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故气在天地之外,则包罗天地,气在天地之内,则运行天地……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认为气化万物,而人之生机赖于此气。这一重气思想不仅受《内经》中关于气理论的影响,而且受理学中气本论的影响,气本论认为气构成万物。万物生成之道由阴阳两仪所主,气生阴阳,阴阳化五行,五行化万物,万物虽由气所化生,亦本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