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功能之三焦
2025年08月10日
二、部位功能之三焦
古人基于对五脏六腑功能的认识和其所处部位的归纳,同时也为了论述经络循行和病理、病机方便,概括性地划分了人体脏腑部位和功能,创造性地将直立人体胸腹腔从上到下划分成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简称三焦。如《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对于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
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是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之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是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其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又如《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虽通篇论述经络循行,但点明了上、中、下三焦功能,并因部位划分而使论述顺畅到位。张景岳壮年时立论的“腔子三焦说”,其实就是此种属性,只可惜他以偏概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