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新方应用验证
调查景岳新方的临床验案是考察新方对后世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曾主持承担了“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的课题。该课题的技术路线之一是全面收集古今医家应用古方治病取效的医案。从已经收集到并经审定的医案来看,古今医籍(尚不包括各种中医杂志)中应用景岳新方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医案有109则。其中,径用景岳原方取效的医案有26则,适当加减取效的有83则。109则医案中涉及用方医家52位,其中清以前医家23位,清以后的医家29位。统计显示,这些医案用到景岳新方38首,其中验案在3则以上的新方分别是滋阴八味丸(20则)、玉女煎(11则)、六味回阳饮(8则)、右归丸(8则)、左归饮(5则)、金水六君煎(4则)、两仪膏(4则)、暖肝煎(3则)、补阴益气煎(3则)、大补元煎(3则)、胃关煎(3则)、温胃饮(3则)、右归饮(3则)。
如清代名医程杏轩曾治一农人,本伤寒之体,伤寒后误服凉药,更伤中气,虽表现出一派亡阳之状,但程氏认为此病是“亡阳中之别有渊源者”,遂用景岳六味回阳饮,以取“阴中求阳”之义,服之即取效。其他如清代名医王九峰用补阴益气煎治疗肝风,用六味回阳饮治疗类中风阳脱证;任贤斗用镇阴煎治疗鼻衄;当代名家裘沛然用金水六君煎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台北名医马光亚用右归丸治疗肾阳虚型高血压等,都是应用景岳新方的验案。
通过调查发现,后世医家对景岳新方的应用还远远超过了原方所述的主治范围,而屡有发挥。如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用玉女煎去牛膝加玄参,改熟地为生地,用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之证,用景岳新方雪梨浆治温病热邪伤津,使景岳之方拓展到治温病的范围中。其他如补阴益气煎,原本为治疗阴虚外感所设,而王九峰加减用治淋浊;暖肝煎原治肝寒气滞、疝气等证,任贤斗用其加减治疗宿食不消;左归饮原治真阴肾水不足等证,朱世扬用其加减治疗小儿慢惊风;右归丸原治元阳不足等证,张羹梅用其加减治疗荨麻疹;等等。另像滋阴八味丸,景岳原意主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之证,而从课题收集到的医案资料来看,治疗范围除了腰痛、癃闭、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等下焦疾病外,还拓展到眼科、耳鼻喉科及呼吸系统等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