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温补脾肾,扶正治痰
痹证日久,多存在痰瘀互结之象,但张氏反对见痰治痰,认为“脾虚不能制湿,肾虚不能约水,皆能为痰,此即寒痰之属也。或以脾阴干烁,而液化为胶。或以金水偏枯,而痰本乎血,此即热痰之属也。凡此二者,于痰证中十居八九,是皆虚痰之不可攻者也。又或有过用峻利,以致痰反日甚者,亦皆脾肾受伤之候。治不求本,济者鲜矣”。峻利之法为治虚痰之禁忌,故提倡培补元气,扶正祛邪,认为“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可谓釜底抽薪,治病求本。若中气虚者,理中汤或温胃饮,均以干姜温补脾胃;阴不足者,理阴煎在熟地滋补肾阴的基础上,佐以干姜或肉桂温补脾肾,皆为温补法祛痰之典范。同时在遣方用药中,如采用甘平之剂无效时,也可加川芎、防风、当归等甘温之品温补,以调营血、散风痹。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在慢性筋骨病治疗过程中,因用药过久而损伤脾胃的问题。
(作者为绍兴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