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病理之“和”

(二)生理病理之“和”

人是一个整体,不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津液要保持和谐、协调,精神、情志也要保持和谐、协调。所谓形神之和(形体与精神相互依存、和谐统一)、气血之和(气血运行和顺通畅)、脏腑之和(五脏之间、六腑之间、脏与腑之间协调和谐)等,方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生气通天论》)

“和”是人类生理的前提,“失和”即为病理之变。如,六气失和(失去和谐)即为六淫。又如,“胃不和,则卧不安”。人体不能适应,无论太过或不及,皆为病态。再如,“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素问·调经论》)。又如,气机升降失和则致病,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