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根基在关学
王杰入仕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康乾盛世”抵达鼎盛之巅,随之而来的就是逐渐下滑,后来又出了个聚敛之臣和珅,朝政之浮靡、官场之倾轧渐趋严重。而王杰在漫长的仕宦生涯中能够始终屹立不倒,主要在于人品的清严端谨。解析王杰道德精神的风范,梳理其处事方式,能发现关学的影响,那是来自关学的陶冶,是一种植入心髓的潜移默化。
关学,又作“关中之学”,是宋代理学的一个分支,又自成体系和统绪。三秦思想家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其所倡导的“务实不务名,真修实践,不尚标榜浮华”的治学路径,其弃绝攀结勾连,一空依傍的独立人格,在王杰身上得以集中呈现。完整和深入地认识这位一代贤相,无法绕过他对关学(扩大地说为关闽之学)的体悟传扬,是其一生思想和行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