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西人魁榜西平后”
2025年10月14日
【第三章】“西人魁榜西平后”
有清一代,正科加上恩科,一共举行过一百一十四届会试,也就产生了一百一十四名状元。钦定王杰为状元后,乾隆帝兴奋莫名,挥笔写成《四月廿五日御殿传胪纪事》:
雅化作人祝寿慈,金阶胪唱丽晴曦。既求真学颁新制,亦体常情改近期。(去岁以磨勘需日,定于五月五日殿试,初十日传胪。兹念多士守候时久,命速行磨勘,于四月廿一日殿试,廿五日传胪。)公举不教存己见,明扬还预定其辞。(命读卷者毋得存己见,俟榜后别令大臣复勘去取同异;又新定引见之例。然先进其文,朕就其文定甲乙后,乃令按名引见,于是殿试之制简而益备矣。)西人魁榜西平后,(今岁状元,陕西韩城县人王杰,国朝百年以来乃轫见也。)可识天心偃武时。〔1〕
持续数年的平叛战争大获全胜,开疆两万里,清朝国力走向兴盛的巅峰,在乾隆帝看来,已到了偃武修文之时。西平,指整个西域的彻底平定;西人,此处特指王杰,以其出生于陕西而称之。这位酷爱写诗的大皇帝喜欢以诗纪事,笔意所至,常也自创一些新词,如诗中的“西平”“西人”。全句的意思是:在朝廷敉平西域变乱之后,来自西部的举子得中了状元,可知上天也要结束战乱、修明文教了。诗句中满怀喜悦,并不计及西安与西域相距甚远。
从长安到西安,这座城市经历了由皇都向省城的转变,原来的京畿变为偏远之地,汉唐皇民多流播四散,而文化余绪却始终弥漫于川原河谷间。清朝一直注重经略大西部,设川陕总督、陕甘总督等衙门,以西安控驭青藏和西域,成为无可替代的西部重镇,是以在乾隆皇帝看来,两个“西”也没有太多的概念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