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恩公的生日
对于王杰,尹继善与陈宏谋都是终生难忘的恩公,可他凛遵孙景烈不依附、不攀缘、“不通声气”之教诲,只是默记心中。以其书法造诣,题写寿联贺幛最是适宜,而至今未见有流传。
岁月荏苒,两位恩公都渐渐老了。他们都是雍正元年进士,深得胤禛欣赏信赖,成为封疆大吏。乾隆帝继位,曾认为二人有好名之心,在继续重用时常加责斥,但最后还是认可了其品德才华,先后擢升内阁大学士,而二人皆已接近七十了。
皇上记得两位老臣的生日。
先是在二十九年二月,尹继善奏请陛见(即往京师面见皇上),折中说自己打算于四月初起身进京。弘历于一侧朱批:“自当于生日前到。”〔19〕尹继善的生日为四月初八日,接旨后极为感动,连忙上疏谢恩:
兹臣年届七旬,方虑虚度韶光,夙夜滋惧,乃以微末贱辰,时荷九重垂念。因臣奏请陛见,令于生日之前到京。似此旷典隆恩,实为天高地厚。〔20〕
尹继善至京后,乾隆帝相待亲切,钦赐“韦平介祉”四字匾额,赐衮服,“赐宴于第”,诚为莫大之荣宠。而最重要的,是命他入阁,为文华殿大学士。这之后老尹很快赶回金陵,不尽感奋,一气写下十四首《纪恩诗》,“说与儿孙须努力,两朝父子领黄麻”,意指他与父亲尹泰都做到内阁大学士。王杰仍在京师,可这样高规格的宴集大约没有份,也不会跑去凑热闹,应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恩公的谢忱。
陈宏谋比尹继善小一岁多,三十年九月十五日,是他的七十寿诞。乾隆帝因届期不在京师,亲题“硕望延祺”匾额,于木兰秋狝启銮前派侍郎五福送往宏谋府第,赏赐甚多,提前为之贺寿。当今圣上开了头,内阁与吏部的同僚自也会立刻跟进,人人皆到,凑份子致贺。陈宏谋一向简朴低调,至此也无法推却,家中请戏设宴,一连搞了六天,“诸物甚贵,费至一千四五百两”〔21〕,好不心痛。外地的门生故吏也有诗函贺仪,王杰时在福建学政任上,无法前往恩公府上,但会遥为老师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