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换帅与追赃
嘉庆三年十月,湖北发生“胡齐仑军费冒滥案”,不少将领都在秘密账单上,颙琰隐忍未发,亲政后始大加究办。读了王杰的两道奏折,嘉庆帝对军中贪腐更增痛恨,遂对前线各营统领陆续做出调整,撤换与逮治相继。
正月二十七日,陕甘总督宜绵因追剿不力,“贼至则不敢向前,贼去则移营前往”,被皇上传谕解职。宜绵出身满洲正白旗,曾以军机章京从征金川,历陕西布政使、广东巡抚、喀什噶尔办事大臣、乌鲁木齐都统等职,乾隆六十年授陕甘总督。教变初起,宜绵不顾位高年迈,亲率部伍夜焚敌寨,规复东乡。颙琰念其功绩,本来赏与一个散秩大臣,可在召见时被其辩解激怒,又降为三等侍卫,命赴乌里雅苏台。
与宜绵同日被免的是陕西巡抚秦承恩,乃王杰同年进士,五十四年升任陕抚。教乱兴起后,承恩提兵随宜绵攻防,其间母亲去世,不许回家治丧。而他显然不是一个勇毅干练之员,在教军逼近西安时惊慌失措,王杰也不因同年为之遮掩。此时秦承恩先以“师久无功”被撤,复因东路失利革职逮治,论大辟,后遣戍伊犁。
忧急焦灼之际,嘉庆帝会听信被俘教首的只言片语,用以指责领军大员。如总统军务的四川总督惠龄,蒙古正白旗人,历西宁办事大臣、伊犁领队大臣、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征讨廓尔喀时参赞军务,与教军作战也较为英勇。而在四川教首罗其清解京后,颙琰亲加审讯,问询各路官军情形,供称“惠龄一军较弱”,即于二月十七日解除惠龄兵权。
三月十二日,湖广总督景安被免。此人实属庸懦,教军送了个“迎送伯”雅号,也传到皇上那儿。加上他乃和珅同族晚辈,快速晋升沾了本家爷爷的光,此时想不被收拾也难,不久即以“恇怯畏贼,捏报邀功”的罪名,革去伯爵,发往伊犁。
眼看到了秋天,期望的大胜仍未能到来,颙琰不由得百感交集,赋诗遣怀:
皇考弃儿去,夏徂秋又来。仰天真可痛,临御愧无才。
蚁集荒山众,鸿栖中泽哀。良民染锋镝,沃壤尽蒿莱。
虽幸燕齐稔,难堪川陕灾。王师渐疲敝,羽檄漫交催。
予罪将谁诿?昊衷愿速回。敬祈销劫数,即日净邪埃。(教匪蔓延四年,川陕楚豫百姓被劫者无算,敬祈昊眷圣慈并加默佑,速为荡平,不胜额企之至。)〔24〕
其中有对父皇的深挚怀念,有对缺少才华的反省,更多的则是对数省动荡难平、生民涂炭的痛惜,情感真切。该诗主题,也令人联想起王杰的奏折。颙琰已意识到前线将士的疲敝,以及谕旨交催的无力,表示要自担罪责,祈祷上苍和慈父在天之灵保佑。而一旦到了具体实施时,仍是一味责斥军中将帅,不断予以革职审问。
七月十六日,命将经略大臣兼四川总督勒保解职拿问,罪名是“玩误固执”,钦派吏部尚书魁伦前往查办审讯,代理川督。勒保在军中威信很高,被逮后部下将士愤愤不平,居心险恶的魁伦不仅不据实上奏,还列出一大串罪名,将勒保拟为死罪。倒是嘉庆帝念其前功,改为斩监候。
接下来轮到主持陕西军务的都统明亮,为孝贤皇后之侄,颙琰的表兄。明亮久经战阵,居官亦廉洁,但沾染了一些军营油滑习气,也不善于协调关系,很快与新任陕抚永保发生冲突,互相攻讦,撕扯得一地鸡毛。副都御史广兴路过陕西,密奏明亮故意拖延,不将张汉潮部剿灭,也不支援孤军作战的永保。嘉庆帝很生气,特派军机大臣那彦成赴陕会审。结果是苦战得胜的明亮刚回大营,便被夺职逮治,定为斩监候。看到胡齐仑案的秘密账单后,颙琰以接受馈送罪,将永保流遣乌里雅苏台,荆州将军兴肇发往乌鲁木齐效力赎罪,古北口提督庆成则发配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