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乱与叛乱
西域之乱由来久矣!
首先是那里的内乱,即地方政权或部族内部为争夺权力的血腥厮杀。不管是卫拉特蒙古四部,还是回疆的白山派与黑山派,乃至于同一部族的派别之间,都杀得天昏地暗。掌权者要杀掉潜在的对手,不得志者则时刻密谋一逞;亲情无疑是最重要的纽带,而往往也成为最不可靠的东西——诛子与弑父皆非罕见,兄弟阋墙更是时有发生。敌对双方都会分化拉拢,分化瓦解对方阵营,拉拢汇聚各路盟友,也会奏报清廷,宣誓效忠,以期借助官军的支持。而一旦得手,一朝壮大,便要称王称霸,也会悍然兴兵反叛。
准噶尔的汗位继承史充满着血腥:当年的首领僧格,被同父异母的哥哥车臣、卓特巴巴图尔谋杀篡位;胞弟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后声称为兄报仇,联络叔叔楚琥尔乌巴什等杀死车臣,夺回部落大权;得势不久又发兵攻袭叔叔的领地,杀死堂弟巴噶班弟,以残暴手段扩大地盘。对哥哥僧格留下的几个儿子,噶尔丹也防范甚严,次子索诺木被用计毒死,长子策妄也遭到谋害,不得不率部逃脱,总算活了下来。待噶尔丹率兵攻掠喀尔喀领地,策妄则趁机攻袭其在科布多的大本营,“尽收噶尔丹之妻子人民而去”〔2〕。在清军支持下,策妄重回伊犁河流域,断绝了噶尔丹的西归之路。
康熙三十六年春,噶尔丹在穷蹙无路中病死他乡,残部三百人降清,策妄成为真正的准噶尔汗。据说他深受拥戴,为准噶尔部带来了三十年的发展繁荣,下场却是被人用毒酒鸩杀,谋主即两个儿子之一——究竟是谁?疑点多多。其长子噶尔丹策零率先发难,在恐怖氛围中登上汗位,指责弟弟罗卜藏索诺和继母毒死了父亲,罗卜藏索诺仓皇出逃,继母与其他子女被残酷处死。
噶尔丹策零号称学识渊博,所属二十八万帐,维吾尔等族皆质子归服,缴纳贡赋。他调整强化了本部的军事结构,制造火药、铅弹和大炮,组建了专门的炮兵部队,招降纳叛,拒不执行清朝的指令。雍正帝派出大军征讨,一度因主帅轻敌损兵折将,最后则于光显寺决战中大胜。准噶尔军队死伤惨重,不得不俯首请和,退回原来的游牧界。
进入乾隆初年,准噶尔部频繁派出贡使和贸易驼队,并多次请求“进藏熬茶”。所谓熬茶,乃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主要是信徒向寺院活佛及僧众敬献酥油茶与布施金钱布帛等物。蒙古诸部多信奉黄教,准噶尔部与西藏上层更是关系密切,提出进藏熬茶,有着很强的政治目的,以故清廷多加限制。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西域大体稳定平静,直到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去世,新一轮的夺权争位开始,又复进入剧烈动荡。
噶尔丹策零死于一场大瘟疫,身后有三子一女,遗命尚未成年的次子那木札勒继位,其姊乌兰巴雅尔辅政。那木札勒年少妄为,任意杀戮下属宰桑(即领主),乌兰巴雅尔与夫婿加以劝阻,竟被羁押囚禁。一个双重阴谋在大草原秘密运作:那木札勒要借行围杀害哥哥喇嘛达尔札,几个大宰桑则想趁机生擒他,拥立达尔札。率先兴兵的那木札勒反被对手活捉,押往阿克苏监禁。达尔札成为新的准噶尔汗,迅即展开新一轮清洗,那木札勒及其亲信人等被杀死,其部众分赏他人,准噶尔又陷入大动荡。
噶尔丹策零曾有两员名将,即战败傅尔丹所率清军的大、小策零敦多布。达尔札对大策零之子达瓦齐不放心,而达瓦齐也频频与和硕特台吉班珠尔、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秘密联络,意图推翻达尔札。事情泄露,达瓦齐等人打算率部投清,达尔札发觉后派兵追杀,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等难以抵敌,仅带少数亲从逃出,不得已转投哈萨克阿布赉汗。达尔札耀兵于界上,逼迫阿布赉汗交出达瓦齐等人,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只得连夜出奔,再次亡命天涯。
事态的大翻转,在于有一个阿睦尔撒纳。他在逃亡中劝达瓦齐与其束手就擒,不如铤而走险。二人绕过准噶尔大军,潜回故地召集旧部,率一千五百精骑突袭伊犁,达尔札猝不及防,死于乱军之中。达瓦齐成为新的准噶尔汗,首先把领地塔尔巴哈台送给阿睦尔撒纳,以答谢其大功。不久后达瓦齐又遇到兵变,小策零之孙纳默库济尔噶尔率一万铁骑打上门来,达瓦齐再次出逃,又是阿睦尔撒纳施以援手,诱杀纳默库济尔噶尔,平定乱局。可没过多久,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又生嫌隙……
乾隆帝一直关注着西域的政治局势,从北路左副将军、喀尔喀和硕亲王成衮扎布处闻知准噶尔的最新内乱,命驻扎各营加紧防范。署陕甘总督尹继善及时做出部署,以准部“近来新换台吉,夷情未定,防范之法更宜加倍谨严”,建议朝廷尽快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慎选安西将军,挑选精兵备战,加意喂养驼马,勘明口外路径与水草,为哈密官兵配备鸟枪,多预备铅弹火药,预筹哈密兵粮,将库银分别贮存,加固哈密等城垣,就近种地和放牧。〔3〕这就是有名的边备十条,未雨绸缪,既防范准噶尔突然来袭,也为出师平定准噶尔做好前期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