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聪儿

三、王聪儿

嘉庆二年(1797)夏天,湖北襄阳教军杀出重重围困,在四川东乡与白莲教各部大会合。在朝廷和领兵大员眼中,王聪儿、姚之富为白莲教最重要的首领,所率襄阳教军也最为强大,“尤为众恶渠魁”,“同教匪犯妄称为总教师,到处蜂起附和”〔23〕,是以对他们转移往川东颇为紧张,调动大批部队,尾追而至。

四川教军后来居上,以黄、白、蓝等旗色分号,多点开花,势头很猛,一上来就击毙袁国璜和兴安总兵何元卿。二人素称骁将,居然敌不住一帮子草民,官兵震恐。而白莲教缺少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也缺少统一的指挥协调,各路教军自成山头,自画区域,虽有一些协同行动,更多的则是单打独斗。襄阳教军转战川东,数万人拥挤在一处,吃住用度都要取之于当地百姓,很快便出现种种问题,不得不辗转杀回湖北。

湖北教军也开始分号,王聪儿、姚之富等统领襄阳黄号,高均德、张天轮统领襄阳白号,张汉潮统领襄阳蓝号。王聪儿作为总教师齐林遗孀,在教众中较有号召力。她虽然年轻貌美,却是悍勇善战,“每临阵,戴雉尾,衣红锦战袍,于马上运双刀,矫健如飞,所向无敌”〔24〕,是整个襄阳教军的一面旗帜。至于制订攻掠策略,则有心机缜密的姚之富,变诈迭出,搞得清军防不胜防。

八月初旬,襄阳教军首队两万余人挺进竹山和竹溪,逼近陕南,西安副都统丰绅布率满兵堵截。教军强力突击,虽未能冲过去,却在交战中格杀满洲悍将丰绅布,引起震恐。王廷诏为后队首领,率万余人奔袭宜城,失利败走,也吸引了官军主力。王聪儿率部直趋襄阳,分三路北进,每路相隔百余里,遇官军拼命阻击,转而攻击郧西,“旗帜蔽野,分五路以行”,攻势勇猛。清军精锐较多集结于此:明亮、德楞泰皆属身经百战的大将,经过数次厮杀,已熟知教军作战的路数;阿哈保本为头等侍卫,在苗疆以骁勇升副都统,率领木兰进哨弁兵赶到;惠伦为头等侍卫兼护军统领,受命率三千索伦兵参战,皆建功心切。德楞泰部署诸将分路迎击,双方反复绞杀整整一天,教军不敌败溃,惠伦却在长坪中枪身亡。这位公爵衔武大臣盛气初来,不太了解教军的悍勇,亲手射中一头目落马,飞骑赶前擒拿,忽被斜刺里突出一枪刺中。后来颇有几位清军猛将,都这般因大意而亡。

弘历将王聪儿所领黄号定为首逆,谕旨迭颁,要求明亮和德楞泰集中兵力,探明王、姚“现在何路,即专向此路并力围拿,肃清一路,再以次递剿”〔25〕。对四川教军各号人马,也明确责成,严令各路大员分别擒拿,“彼此各办各贼,不拘何路擒获贼首,即属该处带兵大员之功;何路任贼首纵逸,即系该处带兵大员之罪”〔26〕。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襄阳黄号不仅未被歼灭,连去向哪里也不甚清晰,朝廷降谕切责明亮,督令迅速擒获王姚等巨魁。

转眼又是元旦。嘉庆三年的元日,上皇仍是苦苦等待前线的捷报,“知予望捷衷均苦,翦逆同筹不尽谈”〔27〕,传递出对平定教变的内心焦灼,也写了子皇帝的理解和积极参与。而高均德所率一支襄阳教军,竟突然出现在陕西汉中,此地距湖北数百里之遥,大批教军怎么来的,诸大员全然不知。高均德率部猛力攻杀,见官兵在褒城拼命阻击,便向东北部的秦岭一带运动。翻过秦岭就是重镇西安,驻军经多次抽调,导致西安城甚为空虚。陕西巡抚秦承恩急奏,明亮与德楞泰也不敢轻忽,急急率军赶往。初八日,上皇接明亮等章奏,大为恼怒,严旨训斥。老皇帝素喜遥控前线战事,节节布置,至晚年尤甚。岂知白莲教教众聚则为兵,散则为民,随处裹挟当地百姓,也随处有教民加入,战无常规,行无定踪,在第一线的将帅尚难判断,罔论数千里外的上皇。

至于说明亮和德楞泰缺少主见,倒是不差,此二人皆称猛将大将,又皆非帅才。上皇想到可能别有实情,谕曰:

看来姚之富、齐王氏、李全等大股贼匪,或已同高均德折窜汉中,而明亮等不敢据实具奏。若果如此,则正应趁此首逆等聚集陕境之时,速行围剿,犹可稍赎重愆。再高均德北窜过江,爱星阿在彼防守,不能截住,实属疏玩,着革去花翎,以观后效。勒保现在垫江、大竹一带剿办贼匪,接奉此旨后,着迅赴汉中督办一切,并查明明亮等发折时,如大股贼匪已渡汉江,而明亮等畏干重罪不奏,则欺罔之罪尤重,勒保竟当参奏。至豫省相距较远,景安当镇静防范,勿涉张皇也。〔28〕

弘历命革去明亮、德楞泰所有世职,又不能不用他们。得知在高均德部之后,“又有一股贼匪接踵过江,并有骑马女贼数百人”,上皇判定必是王聪儿率部已至陕西境内,督令各督抚和统兵大员截击围剿,严令不得让其进入河南地方。

各路军报也是真真假假,凌乱且互相矛盾。原理藩院尚书、副都统乌尔图纳逊奏报拿获白莲教奸细,供称王姚主力现在广元东北一带,王廷诏、李全、张汉潮、阮学名等教首不知下落。上皇又生担忧和疑惑,降旨迅速查明复奏。实则王聪儿已率部进入陕境,分路滋扰,只是势头减弱,已属强弩之末。而德楞泰、明亮正加紧追击,秦承恩与提督王文雄奔赴截剿,额勒登保也带兵前抵夔州,情势正在改变。只是上皇既担心西安之安危,又痛惜陕南富庶之地受掠,不再相信明亮的奏报,将其革职,命宜绵接替统兵,同时以防堵不力,将陕西提督柯藩革职留任,乌尔图纳逊则被一撸到底。

三月初六日,姚王所部教军趋向东南,意图重进湖北。德楞泰督兵紧紧咬住不放,昼夜缠斗追杀,连续一百余里,将教军大队冲得七零八落。赛冲阿、温春受命在漫川关堵截,终于在郧西三岔口围住襄阳黄号。清军各路云集,得知王聪儿、姚之富等俱在左侧山梁,德楞泰、明亮、赛冲阿、阿哈保等督率官兵四面围定,然后不顾枪炮滚石,蜂拥而上。教军且战且退,弃马奔至险峻山顶,清军亦下马攀登而上,悍不畏死。最后时刻,王聪儿率亲卫女兵十余人奋身跳下悬崖,姚之富也英勇跳崖,襄阳黄号被剿灭。

上皇得报欣喜,挥笔赋诗,并在诗间小注中详细叙述了作战经过:

齐王氏、姚之富大股贼匪由陕省山阳石河铺一带东窜,先经派令赛冲阿、温春等分带官兵在高坝店漫川关堵截,明亮、德楞泰督兵由黄陇铺、宽坪等处兜剿。贼匪分三路窜逸,德楞泰、明亮等亦分三路并进。贼众排列左右两山,分投抗拒;我兵抢上山梁,奋勇击杀,歼毙千余。贼匪力不能支,纷纷逃窜,德楞泰、明亮等乘胜追击。贼匪复分两股,欲窜往东北,俱被官兵截杀折回,向西南甘沟一路逃遁。该处路通楚北郧西地界,官兵昼夜追击一百七十余里,杀贼两千有余,贼势披靡,惟首逆尚在逃窜。德楞泰、明亮等带领满汉屯土官兵由郧西县上津堡一带兜剿,随剿随进逼至三岔河地方,擒获贼犯,询知齐王氏、姚之富俱在左首山梁。德楞泰、明亮、赛冲阿、阿哈保、温春、达音泰、阿穆勒塔、德宁等督率奋勇官兵将山梁四面围住,逆匪等犹滚石放枪,抵死抗拒,官兵一涌直上。齐王氏、姚之富二犯逃至险峻处所,弃马奔越。吉林、黑龙江官兵亦皆下马,同步兵上紧擒拿。齐王氏率妇女十余人投堕陡崖,姚之富亦向悬崖跳落,官兵飞驰擒捕。姚之富已经跌毙,齐王氏尚存余喘,均即脔割斩枭,传首示众。〔29〕

这段战场描述,录自德楞泰的奏折,虽不无粉饰自夸,追奔厮杀之场景应是真实的。可知清军仍有相当强的战斗力,而襄阳教军亦可谓抗争到最后一息。清军对姚王二人恨之入骨,寻到奄奄待毙的王聪儿,审明之后,即行凌迟酷刑,“脔割斩枭”,实在残忍至极。

仅此一战下来,官军杀戮教军就约有一万人,至第二天黎明才算“剿杀净尽”。所谓“骈诛”,即不分男女老幼,不加审讯辨别,一概格杀勿论。接此捷报时,上皇刚在广润祠祈雨完毕,正于一侧的鉴远堂小憩,览奏大快,挥笔成诗,对杀戮之惨烈毫无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