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浸润之谮
乾隆朝晚期,具体说是自五十一年之后,延续到禅让期间,王杰的心情并不好。表面上的他似乎颇为风光,接连升任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深得皇上信任,两次绘像紫光阁;实际上处境险恶,常常被宠臣和珅进谗加害,若非品行端正,早就着了道儿;即便如此,也在明里暗里吃了不少亏。高处不胜寒。王杰对乾隆帝感戴终生,也真诚希望吏治清明,生民安乐,许多时候却又无能为力,心情常感到压抑。他不止一次想到要退休,想回乡过几天安静日子,曾对弟子门客讲起,可生恐皇上生气,不敢贸然提出。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见于《论语·颜渊》,是说谗言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巨大危害。乾隆帝以明察秋毫自恃,随意在他那里说人坏话很难奏效,而和珅最擅因风吹火,借力打力,于不知不觉间留下印象,从而达到进谗的目的。当日朝廷上杰出之士,多遭到过和珅的倾陷,而能够坚定且有分寸地予以回击的,王杰应是唯一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