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离开枢垣
对于常公开与之叫板、当面使之下不来台的王杰,和珅自是痛恨,可又找不到整治他的理由。王杰的品格行为无懈可击,兼以深得上皇信任,只能借着其身体不好做文章。嘉庆元年十月,王杰因腿脚之疾,请求辞去军机大臣、南书房、尚书房等职,有旨以其“自六月内染患腿疾,即赐医予假,令其加意调摄,乃至今将及四月,步履尚艰,骤难望其平复”〔25〕,将其在军机处及管理礼部事务之任一并解除,命董诰兼管礼部。此事由嗣皇帝颁发谕旨,和珅的运作亦清晰可见,否则休假养病即可,无须解职。而一旦正式解除职务,俸禄也就停发,使本不富裕的王杰更觉艰难。
转过年去,董诰以丁忧离职,上皇又让腿疾有所缓解的王杰复职。夏天的木兰秋狝,王杰也随驾前往避暑山庄。和珅已从上年丧子失弟的打击中迅速恢复(有些政治人物总这般具有超强的自制力),不到五十岁的他自信未来的路很长,上皇倚信日增,皇上也是处处给足面子。王杰仍被他视为政治对手,终于找到了报复倾陷的时机,且看闰六月二十四日发出的一份谕旨:
大学士王杰因腿疾不能入直,着不必在军机处行走,即回京供职。汉军机大臣只有沈初一人,外廷汉大臣内年老者多,即有尚能办事之人,于机务究未谙悉。吴熊光、戴衢亨在军机章京上行走有年,自为熟习,念其职分较小,着加恩各赏三品卿衔,照松筠台布之例,随同军机大臣学习行走。兵部右侍郎傅森亦着一体学习行走,庶可渐资造就。〔26〕
免去王杰的军机大臣一职,让他即刻回京,只能出于上皇的旨意,而和珅在背后使坏隐约可见。那时阿桂已有数年为病患折磨,秋狝多留守京师,和珅纵横枢阁,敢与之对抗的主要就是王杰。因上皇对王杰一直信任和欣赏,想要赶走他很难,可和珅总是擅于把握机会,而有这么一个夜晚,机会来了——
这件事的起因,为太上皇帝夜半欲召见军机大臣,结果一个也找不见。不知和珅是怎么说的,总之上皇将一腔怒气撒在王杰身上,责令他退出军机处,即刻返回京师。当夜军机大臣的缺直,也使上皇意外发现了一个人才。值班的军机章京吴熊光应对称旨,明练沉稳,上皇深为满意,即擢为军机大臣。《清史稿校注·吴熊光传》:
嘉庆二年,高宗幸热河,夜宣军机大臣,未至,命召军机章京,熊光入对称旨,欲擢任军机大臣。和珅称熊光官五品,不符体制,因荐学士戴衢亨,官四品,在军机久,用熊光不如用衢亨,诏同加三品卿衔入直。
终其一生,弘历都堪称爱惜人才,随时发现,大胆任用,由此事亦见一斑。吴熊光素受阿桂赏识,剿匪、治河、谳狱皆命随从。和珅对他深为嫌忌,提出其职仅为五品,一下子超升数级,与体制不符,推荐另一位军机章京戴衢亨。上皇想办的事情,岂容别人多嘴?倒也给了和珅一些面子,令吴、戴二人同加三品卿衔,入参机务。
和珅机关算尽,逐出一个年迈多病的王杰,又上来一个年轻干练的吴熊光,阻拦不住,只得再想办法。吴熊光只待了半年,就被逐出枢垣,对品调任直隶布政使,也没讲是何原因。而所荐戴衢亨快速上升,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转吏部右侍郎,倒也未对和珅卖身投靠。让吴熊光离开,也得要上皇发话,和珅又用了什么招数,不得而知。
这次军机处的重大人事变动,和珅上下其手,用尽心机,与上皇有不一致之处,也敢于表达和坚持,最后由太上皇帝拍板决断,嗣皇帝基本上置身事外。其实颙琰对王杰有很深的敬重,对吴熊光、戴衢亨也颇多好感,却一律不加评述,谨遵父皇之敕,以谕旨予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