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朱批上的告诫
其实对于乾隆帝来说,这一年的忧患多于喜乐:征缅之役尚未结束,小金川又复变乱,也是一块极难啃的骨头。
阅读此一时期的史料,分明能感觉到这位大皇帝的焦灼烦乱。弘历的天朝意识和盛世感极强,对缅甸和小金川战事开始时都有些轻忽,虽也选择优秀将帅,调集大军和重炮,却都是要求尽快获胜,并于数千里外时加遥控。云南前线,在清缅之间签订和约之后,弘历仍命副将军阿桂以偏师袭扰敌军,见其并无动静,一怒之下将阿桂降为兵丁,接着又发往四川。而对川藏交界处的小金川,先是以为四川之兵就可拿下,遇到挫折后斥革川督阿尔泰,调湖南巡抚德福代理,再调军机大臣温福前往领军,见进展缓慢,又开始责骂温福……
本年也有一个大好消息,那就是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部众东归故国。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俄的残暴统治,毅然决定重返祖国和故乡,而其间的错综复杂和浴血抗争更是一部大书。尽管渥巴锡曾收留过一些准噶尔叛乱时潜逃之人——其中有杀害清朝官员的舍楞,乾隆帝还是敞开怀抱,接纳了这个几乎陷入绝境的部落。当然清廷也不无警惕戒备,特派御前大臣、蒙古亲王、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率兵赶往伊犁,说是专程迎接,实则兼做防范。弘历传谕伊犁将军舒赫德接济土尔扈特部众,又下令“密为留意”。九月初八日,渥巴锡与众台吉至避暑山庄朝觐,乾隆帝亲自撰写了一篇《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回忆康熙朝即派员至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联络该部,今日终于举部来归;也说到朝中颇有人存在疑虑,甚至提出要坚壁清野,事实上土尔扈特部确实是决心回归,“自斯凡属蒙古之族,无不为我大清国之臣”〔5〕。在此文之后,还有《御制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专记朝廷和伊犁将军衙门对归国同胞的周到安排;《御制土尔扈特部纪略》,简述该部的历史与汗王世系,颇为难得。
三篇御制文很快分发各地,王杰在抵任后读到,当即写了一份贺折,曰:
欣知土尔扈特台吉乌巴什等率众投诚,皇上于热河召见筵宴,中外臣民莫不踊跃欢忭。钦惟我皇上化洽寰区,恩敷遐徼,德威远播,咸梯山航海而来;惠恺覃周,悉就日瞻云以至。兹土尔扈特台吉等率众投诚,倾心向化,我皇上本天地好生之德,施中外一体之仁……所有微臣欢忭愚诚,谨恭折奏贺,伏乞皇上圣鉴。〔6〕
大约是由于阅读邸报不细,王杰的第一句便说错了——渥巴锡才是这次率众来归的土尔扈特首领;而乌巴什(通称策凌乌巴什)已在多年前率部离开土尔扈特,时为卫拉特杜尔伯特部台吉。至于说土尔扈特部倾心向化,皇上有好生之德,措辞上也都显得发飘打滑,遮蔽了这一事件的复杂性。
乾隆帝一向挑剔,对臣下犯错不假颜色,王杰的贺折使他觉得荒唐,但还是留了些面子,朱批:
汝学问颇好,此文孰欠根据也。
在皇上来说,措辞已经是够客气的了。而此事对于王杰,则是一个难忘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