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仓促的接棒
王杰再至浙江,本不在乾隆帝规划之内,属于一种临时性应急安排,也再次证明浙江学政在皇上心目中分量之重。
先是在上年的闰十月下旬,接替王杰的浙江学政李友棠尚在严州府岁考,其母在学署患病去世,按照朝廷制度必须立刻离职丁忧。巡抚三宝得知后,一面火速派员通知友棠本人,一面奏报皇上,请求速为选派新学政。
选定的继任者为曹文埴,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传胪(二甲第一名),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时任侍读学士,书法清秀俊美,甚得皇上青睐,命在南书房行走,教习皇子。曹文埴接旨后于十二月初二日离京赴任,本年正月初四行至苏州一带,突然接到报丧家书,其父于十天前在徽州歙县原籍去世。文埴急派家人将敕书及兵牌勘合交苏州知府呈缴,径回老家奔丧去也。江苏巡抚萨载接报后即行奏闻:“浙江学政关系紧要,今学臣曹文埴中途闻讣丁忧,理合缮折由驿奏闻。”〔29〕在此之前,朝廷已得知此事,朱批“已有旨了”,选定接棒的是王杰。
正月二十六日,王杰离京赴任,二月二十二日即抵达杭州接印,途中行进甚速。由于李友棠留下金华、衢州尚未岁试,王杰抵任后立刻通知两府“以次调集各县生童依限赴府”,拟定“于三月初旬内即可前往开考”〔30〕。这次他也是匆促邀集阅文幕友,“毗陵七子”之一的洪亮吉也在聘请之列,已到宁波阅卷,却因丧母匆匆返回。
鉴于上一次的教训,王杰及时将幕友名单转给巡抚三宝,后者即行奏报:
兹准学臣王杰开具所延幕友人数姓名籍贯:一系安徽滁州进士张士凯,一系江西奉新县进士徐曰言,一系江西临川县举人陈步蟾,一系江西南城县举人谢其情,一系湖南华容县举人张德安,一系江苏松江府贡生王鼎,一系江苏嘉定县廪生汪炤,一系江苏金坛县附生于琛,共八人,在署阅卷,咨请查核。
与上一份名单相比较,会发现有四人属于再次礼聘。事隔数年,原聘的进士举人多数做官去也,仍有半数乐于再来,可见王杰待之甚好。在此之前的正月初六日,乾隆帝已谕令“停年终汇奏幕友例”,对此前所做各衙门幕友“定以五年更换,并不准延请本省之人及邻省五百里以内者”,“年终汇奏造报,以备稽考”等规定予以撤销〔31〕,而王杰仍未在浙江境内延聘幕友,严谨精细,是其一贯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