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按临与巡考

三、按临与巡考

王杰做事的敬慎,从这次临时接任也可看出来:在他之前,曹文埴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苏州,而王杰仅用二十几天就抵达杭州,显然是一路赶行。这样的情况下,王杰应不会携带眷属,后来才将母亲和妻小接来同住。

李友棠离任前已将多数地方岁试考过,“尚余金华、衢州二府”,王杰抵任后稍做安顿,即到两府巡考。补考岁试完竣,王杰即行文各府县,通知陆续举行科试的日期,自七月底出棚,从离省较远的宁波绍兴开始,至十一月中旬已考过六个府。王杰已对巡考程序了然于胸,所到之地与负责考场监督的提调官悉心防范,在场中随时留意稽查。作弊者总是难免,在绍兴府山阴县查出一名冒籍廪生,而在台州府太平县、处州府松阳县各拿获怀挟生员一名,当即命提调分别予以斥革和枷号,以示惩儆。正是由于场规森严,阅卷公平认真,王杰受到了士林的普遍敬重,那些靠舞弊谋财的骗子为之敛迹,按临巡考一切顺利。

四十二年六月下旬,王杰已完成全省的科试,奏明皇上,说当年陆续按临杭州、嘉兴、湖州等五府,绝多地方秩序井然,只有在湖州考棚出现两个考生王鸾声、王鸾轩“擅自出号,不守场规”。从名字看应是两兄弟,大约是想互通些信息啥的,结果被巡察者抓了个现行,“当即褫革示儆,其余各府生童尚属安静守法”。与此同时还要考选诸生,此事涉及面更大,也容易出现事端,王杰与各府提调、监试官员内外严加防范,没再发生作弊事件。

王杰对于督学一职已很熟悉,更因为善良仁厚、爱才惜才,获得浙江士林的爱戴。十余年前为福建学政时,曾有人从浙江来访,说萧山汪某在岭南一县尉任上早逝,两位遗孀艰辛抚育其子辉祖读书,辉祖成人后,感念两母抚育之恩,“遍求当世士大夫之诗歌铭赞,垂其两母王孺人、徐孺人之节于不朽”,王杰听后很感动,“遂作古诗一章贻之”。这次抵达杭州未久,已考中乾隆四十年进士的汪辉祖即来拜望,因王杰为该科会试副主考,谊属师生,叙谈十分亲切。汪辉祖字焕曾,携带所作《双节堂赠言》请老师题序。王杰欣然命笔,特别表彰了汪辉祖二母的贞节与坚忍,曰:

方焕曾考县尉君殁于岭南,两孺人茕茕相吊,上有老姑年七十余,焕曾止十一龄,其成立未可知,而蒿簪裙布静镇于飘摇倾覆之余,非守贞以恒其德欤?及焕曾发闻于时,两孺人安洁白之养,康强寿考以终,非所谓妇人吉乎?吾知两孺人之志只知恒其德以尽妇人之道而已,至于绰楔旌庐、赠章盈轴岂其志之所及哉!而焕曾愈惄然不敢安,以两孺人之苦节不彰,县尉君之清操亦不著,亟亟焉思藉赠言以光母范,则仁人君子之用心也。〔33〕

文字极平实,也极带感情,极尽赞美: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妻妾二人同心协力,照顾婆母,抚育儿子,为的是要尽妇人之道,并未想到日后的旌表;而辉祖到处求人写诗题词,以为非此不能报答两位母亲的大恩,也传递出仁人君子的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