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首重“博”字

一、读书首重“博”字

干祖望自幼就读于“南社”诗人姚石子家塾。受老师熏陶,在古典文学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垂髫之年,即能诗善文,以后更是常以诵诗作赋、舞墨飞笔为快事。这些爱好除了陶冶情操、调节精神以外,对他在医学上的研究也有很大帮助。

干祖望常说,为医不读书,临证难免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博学才能多识。读中医书,不可局限于医书,有许多医学知识散在于文学、历史、地理等各种书籍中,因为古代文人中大有许多通晓医道者在。所以读书犹采蜜,能穿梭于百花丛中者则收获愈丰。有些书籍,虽名不见经传,亦有采撷价值。像儒、释、道三教杂著,浏览一番,不无益处。自古以来,中医不断吸收了多种学科的营养。例如,淋巴结肿大之“臖”字,出于《玉篇》;喉疾声嘶而声带休息之护理,最早见于《汉书·昌邑贺王传》;“五轮”一词,从《楞严尊经》(佛教书)引进;“水失金生”一语,为《医道还原》(道教书)阐明。《进学解》说“玉扎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医师之良也”,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儒门事亲》邵辅中亦说:“医家奥旨,非儒(即读书人)不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