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病
聋哑病,指自幼即两耳完全失听,也有1~2岁时,因使用奎宁、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中毒,以致和外界一切音响隔绝。失去学习语言的机会,从而既聋且哑。本病先病于聋,然后导致其哑,所以世界聋人协会决议,此病隶属于耳科病。
祖国古代文献很少记载,唯《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之“耸、
,聋也”的耸字、
字和《说文》之“聩,聋也”的聩字,经过近贤余云岫的考证,认为都是聋哑病。余云岫在《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中解释谓:“生而聋者,亦谓之耸。盖生而聋者,必双聋,且多哑不能言,今谓之聋哑。生而聋曰聩,生而聋者必哑,今之先天性聋哑是也。”假定余云岫的分析是准确的话,那么聋哑病在中国很早就有研究了。
比较明确地谈到聋哑病者,可能是《类证治裁·耳症·通鸣散》的“有小儿耳聋者”。史载,北周工部中大夫裴侠,到七岁还是聋哑不言。唐太宗时进士杨意与唐睿宗时刑部尚书杨元琰,他俩在童年时也都不会讲话。他们是否为聋哑病患者?如何成年后即不聋不哑?是否经过治疗?可惜已无从考证了。
中医对此病的认识,尚未揭开其竹幕而处在空白中,充其量也只能认识到与“禀赋”有关。《外台秘要·求子法及方》曾曰:“凡欲要儿子生吉良者……此时受胎,非止百倍损于父母,生子或喑哑、聋聩……”《妇人秘科·养胎》亦曰:“盲聋喑哑,痴痫,皆禀受不正之故也。”但十分遗憾者,没有特别指出聋病加哑病的聋哑病。
此病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难治难愈之症。
【临床表现】
这种病例在外表上都很健康,没有任何病态,只是听不到声音和不会说话。但是程度不等,绝大多数是两耳听力完全消失,无音响反应,不会讲话。少数的一侧听力残存一些,但不能了解声音或语言的意义,或可发出单字不真切的唇音。
应进行以下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耳聋史、出生史、怀孕期史(包括母亲当时的疾病与医疗史)、家族史和病历的分析。
耳鼻咽喉科检查:聋哑病的鼓膜多为正常。由于鼻咽部的耳咽管与中耳相通,因此鼻腔、鼻咽部检查也必不可少。同时也要注意舌系带是否过短,舌头运动是否灵活。
听力检查:根据年龄,可用不同的声音来进行测验。几个月的幼婴儿,可用拍手、铃声、口哨等在小儿背后做突发声音测验。倘听力存在,则能及时地出现惊跳、哭闹、眨眼、转动头部去找寻声源等反应。对较大的儿童,可用言语、闹钟、手表等进行试验,甚至使用音叉。
前庭功能检查:有条件者,可采用旋转或冷热试验,前庭功能完全丧失者,多没有残余听力。如前庭功能正常或稍有减退,则尚有残余听力。一般后天性聋哑病,前庭功能丧失者较多见。
临床鉴别聋哑分类的简便方法如下。
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聋哑:出生后一直无音响反应,未患过致聋致哑的疾病,也未用过致聋致哑的药物。
后天性聋哑:出生后有听力及发音能力,因伤、病、药物等所致的聋哑。
按临床症状分类
全聋哑:在脑后大声说话或击掌,无反应。不能发出较清楚的单音。
半聋哑:在脑后一米内有声响反应,尚能发出较清楚的单音。
单纯耳聋:分全聋、半聋,标准如上。
单纯哑:分全哑、半哑,标准如上。
【病因病机】
《外台秘要·求子法及方》:“凡欲要儿子生吉良者……此时受胎,非止百倍损于父母,生子或喑哑、聋聩……”
《妇人大全良方·食忌论》:“食虾蟆、鳟鱼,令子喑哑。”
《妇人秘科·养胎》:“盲聋喑哑,痴呆癫痫,皆禀受不正之故也。”
根据以上论点,认为造成先天性聋哑的原因,是由于不正常的起居、不适宜的饮食、不科学的胎教所导致。
临床实况,系因先天因素或婴幼儿时种种原因使双耳发生严重的耳聋以至全聋,完全不能接受外界声音的刺激或不能完全接受外来音响,终致无法学习言语,或无法巩固和发展已经掌握的低级语法,以致造成既聋且哑。
【论治】
一般常用针刺方法。
主要穴位: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下关、哑门、廉泉、中渚、外关、陵下、瘛脉、角孙、完骨、四渎、通里。
处方:①主穴:耳门针刺,听宫、听会直刺得气后,退针皮下,斜刺听宫、听会、翳风、哑门、廉泉(后两穴,每日交替使用)。配穴:中渚、外关(每日左右交替使用)。②主穴:耳门斜刺听宫、听会、哑门。配穴:中渚。③主穴:下关斜刺,听宫。配穴:陵下。
方法:针刺的要领是快进针,慢收针,行完手法快出针。
进针:一般采用2寸或2.5寸长的28~30号毫针。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尖稍上方处,迅速刺入皮下。然后左手扶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捏准针柄,慢慢送到需要的深度。
手法:进针后,大多取捻转和刮针法,给予强刺激。但开始1~2次,可用中弱刺激,以后逐渐加强。当然,还要根据病因、病情、患者体质及对针刺的耐受力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强度。
出针:待有酸、麻、胀感后,即快速拔针,不留针。
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3~5天。
辅助治疗:舌系带修整(舌系带过短者);耳咽管吹张中耳炎治疗(有化脓性中耳炎者);发音训练(重点)。
总之,聋哑一病,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尚无有效方法来治疗。干祖望在六十多年临床中总结一方,组成仅三味:葛根6g,川芎3g,补骨脂10g。浓煎2次,每日1剂,无间断进服100天。对聋哑病有一定疗效。
【预防与护理】
1.先天性聋哑的预防:妊娠期注意胎教;孕妇有病,审慎用药,尤其是已证实可影响胎儿听力的几种药物;避免近亲结婚;妊娠期注意营养。
2.后天性聋哑的预防:感染急性传染病,要认真、彻底、及时予以治疗;邻近器官有病,也应彻底治疗;慎用或禁用已证实有损听力的几种药物;婴幼儿3个月内,要使其避开爆炸声及噪声。
3.护理方面:聋哑儿童因他(她)不能言语,所以性情比较暴躁,而且他不能得到正常教育,所以也常常蛮不讲理,应该予以同情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