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菌性咽喉炎

脓菌性咽喉炎

脓菌性咽喉炎,传统名称为烂喉风。亦有伤寒咽喉痛、时气咽喉痛、热病咽喉痛、温病咽喉痛、烂喉风、风热喉、瘟毒喉痹等。

本病是咽炎、喉炎的严重者,多发生于成人,男女均可发生,具有传染性、季节性,多见于冬春季节。它不仅局部有急性炎症症状,而且对整个机体和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病在五十年前,病死率极高,现在则因医学的进步,病死率已显著降低。《喉科心法》:“此阳症之中,最急最恶者也。突然而起,暴发暴肿,转肿转大,满喉红丝缠绕,疼痛异常,声音不能出,汤水不能入,痰涎雍塞闭胀,势如绳索绞喉。不急治,即能杀人。治之者必飞骑去救,不可稍缓。”

在隋唐以前,没有记载。《诸病源候论》中伤寒、时气、热病、温病四种咽喉痛,已比较忠实地反映出来。《外台秘要》的“咽喉生疮”一症,窥察处理和用药,也很符合于本病。

清代因喉科医家和书籍的大量涌现,对本病的认识和处理,也相应提高深入。

【临床表现】

起病迅速,潜伏期2~4天。开始身感畏寒、发热,体温可升至39~40℃,小儿可出现惊厥。咽喉部干涩不适、疼痛,在言语及吞咽时更严重。全身不适,关节酸痛,头痛头昏,恶心欲呕,泛泛作吐。大便秘结难圊。咽部肿胀严重,有阻塞性鼻音,舌根麻木而发音不清,甚至发音嘶哑,或伴有耳痛,颈淋巴结肿大触痛。

局部检查:咽喉黏膜充血,伴以肿胀,咽侧壁、咽腭弓的黏膜肿胀更甚。悬雍垂下坠,扁桃体红肿,隐窝处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可融合成片。如其重点在喉者,则见声带一片充血水肿,杓状会厌襞增厚、水肿,甚至阻碍呼吸。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更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显著。

起病迅速,有全身症状。咽、喉黏膜充血水肿,间有脓性分泌物,更重要的是白细胞总数与淋巴细胞增多。预后良好,在理论上也有导致毒邪内陷的可能,但在临床上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得法,很少导致这样的不良后果。

【病因病机】

风热:《喉科指掌》论述“风热而起”。

风火相煽:《喉科金钥》论述“风火相煽”。

郁火热毒:《喉科秘本》论述“因郁火而兼热毒”。

风痰:《杂病源流犀烛》论述“风痰壅盛”。

风痰湿热:《喉科紫珍集》论述“久积风痰湿热”。

毒气:《诸病源候论·伤寒咽喉痛候》论述“毒气上熏,故咽喉不利”。

上实下虚:《诸病源候论·热病咽喉疮候》论述“上实下虚,热气内盛,熏于咽喉”。

醇酒厚味:《喉科明辨》论述“醇酒厚味太过,致肺胃积热”。

肝(肺)胃热毒:《喉科杓指》论述“肝(肺)胃热毒,外感时邪而发”。

心脾热毒:《焦氏喉科枕秘》论述“热毒伤心脾二经之气”。

疫疠之气:《喉科泄秘》论述“天行疫疠之气”。

病后:《喉科秘旨》论述“此症发于伤寒之后,表邪未尽”。

临床实况是:肺胃积热,外接风邪,感触疠气,以致火动痰生,痰助火势而致。此外,平时过食煎煿厚味或辛辣热物、动火、生痰之品,或五志之火,由内燔灼,也是常见的诱因。

【辨证论治】

一般可分三期。但都在风、热、痰三者之中表现与发展着。唯各期的前、后不同而三者的谁重谁轻也随之而起变化,也即某一期的主要者进入另一期成为次要者,某一期的次要者进了另一期即为主要者。

初期:咽喉疼痛,吞吐不利,畏寒(也有不畏寒者)发热,头痛,口渴善饮。局检红赤充血,痰涎较多。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大。风邪尚在浅表,大多为风热所致。

中期:发热,头痛加剧,口渴狂饮,大便闭结。局部检查则口发臭气,黏膜充血加重,出现成片的脓点或由脓点融合成片的假膜。舌黄苔或黄腻,脉来实、数、洪。乃风邪化热,热毒壅盛的表现。

后期:寒热消失,食欲渐增,甚至饥饿求食。局部充血逐渐减轻,黄点或假膜消失,臭气减退。脉舌也日趋正常。

本病并发症较多,常见者有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颈淋巴结炎等。更有不幸者,还有关节炎、心肾等并发症,甚至败血症。

这初、中、后三期,大多为循序而进,但也有仅仅进入初期而为医药所控制。也有由初期而直接进入后期者。不过一进后期,即诸邪宣泄,除极为少数的正气一向亏弱者之外,大多即转康复而无后遗症。

·内治·

属于风热者,宜疏风清热法,常用代表方有桑菊饮或银翘散。风甚于热者,六味汤。热甚于风者,清咽凉膈散。常用药:荆芥、薄荷、黄芩、芦根、金银花、桑叶、玄参、桔梗、甘草。

属于热毒壅盛者,常用代表方为紫珍清咽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之类。常用药:黄连、黄芩、大黄、芦根、金银花、重楼、桔梗、甘中黄。

后期恢复中,只需清肃残邪,常用方有甘桔汤、五味消毒饮之类,都可取用。少数实在虚弱者,加些太子参。

不幸而并发败血症,参阅本篇第二章第四节鼻疖肿之论治。

·外治·

初期轻症,用冰硼散。中期高潮或重症,宜锡类散、尤氏卯字号吹药。如其痰涎壅盛者,参用午字号吹药。后期恢复阶段,中白散或珠黄散。

必要时刺少商、商阳,砭出血。

【预防与护理】

1.对患者采取隔离。

2.嘱患者及时服药,认真外用吹药,高峰时每天8~10次,甚至1小时1次。轻症每天3~5次。口水外吐,不能吞咽。

3.注意休息。

4.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5.一切腥发海鲜食物,进入后期要增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