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专业书
《喉白阐微》1卷
郑若溪著,清代嘉庆二年(1797年)写成。这是中医最早的一部白喉专业书,是作者根据他四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而写成的,一直作为家传秘诀,不肯外传。后由其后裔郑景岐中医师贡献给安徽省卫生厅,所以真正的付印出版是在1956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后附其弟郑既均的《秋斋偶记》,论点昆仲一致。
《京城白喉外治三法》1卷
连自华撰,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梓印。
《时疫白喉捷要》1卷
张绍修撰,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梓印。本书因内容较少,翻印方便,而且当时白喉几度大流行,但没有专业书,所以复印翻版者很多。书名也屡屡更易,前后有《喉症神效方》《喉证约精》《白喉治法捷要》《李校白喉治法捷要》《白喉时疫论》《白喉症识》等,内容虽然不多,但尚有实用价值。
《白喉新编》1卷
吴越继著,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梓印。
《喉科白腐要旨》1卷
许佐廷著,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梓行。之后,作者在校订郑西园《喉科秘钥》时,把它改称“喉症补编”而附于《喉科秘钥》之后。
《白喉辨证》1卷
黄维翰撰,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梓行。作者字冉生,当时白喉大流行,死者无数,故作为科普读物而写此书,使广大民众知悉一些常识而加以防治,所以在“凡例”中即谓:“是书专为不知医者设法,故语多俚鄙,并欲便利印刷,故引证亦简。”但本书文笔通顺,深入浅出,一扫当时庸俗的文笔欠通的喉科书的文风。内容虽然不多,但很有普及指导作用。
《白喉全生集》1卷
李纪方撰,清代光绪八年(1882年)梓行。所有当时的白喉专业书中,以此书最为实用。因为不若当时以一方一药来治病(尤其是喉科)的风气而独独重视辨证论治,而且更纠正了当时一片盲目“忌表”的教条误区。不失为其中突出的好书,可惜流传不广。
《时疫白喉症真诀》1卷
黄方国撰,清代光绪丙戌年(1886年)梓行。
《白喉忌表抉微》1卷
搜编于《陈修圆医书》中,名为《白喉治症忌表抉微》,作者耐修子,亦作耐修老人。成书于清代光绪辛卯年(1891年)。
这是一本强调“白喉忌表”学说的小册子,是所有喉科书中流传最广者之一,所以影响极大,遗患也最深,诚如杜同甲在《白喉忌表抉微驳义》中所谓“患者十死七八,实《白喉忌表抉微》一书杀之也”。信非虚语。作者署名耐修子者,何许人也?一直是个谜。经干祖望考证,现已得知,他的真实姓名为孙淦,字丽泉,号筱坪,耐修子为其笔名,乃清代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咸丰年间举人,其弟名淇,字左泉,优增生。昆仲以文学齐名于当时,故人称“二泉”。孙氏的文学著作甚丰,但毫不知医,所以仅仅道听途说,加之家族几人恰巧进了表剂而死于白喉,于是写出了此书。可笑的是一批专业医生,却反去盲从一本纸上谈兵的医学著作,焉弗使人哑然?
《白喉养阴忌表歌诀》1卷
文德斋根据《白喉忌表抉微》而谱以诗歌形式写成,清代光绪辛卯年(1891年)梓印。
《白喉条辨》1卷
陈虬撰,清代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梓行。作者陈虬,字葆善,擅长文学,所以此书也是一部质量较高的好书。考清代末叶,白喉几度大流行,死者无数,因之也出了不少研究白喉的专书。本书在白喉治疗学说方面提出了许多观点,虽然全书仅有一万七千余字,但能汇集各家学派、不同论点以及前所未有的白喉专书的精辟之句,并在实践中讨论各家各派的得失,因之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都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可惜流传不广,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翻印之后,得以稍加推广。
《白喉治法要言》1卷
刘昌祁撰,清代光绪庚子年(1900年)梓印。
《白喉辨症》1卷
王裕庆撰,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梓印。
《白喉证治通考》1卷
张采田撰,清代光绪癸卯年(1903年)梓印。首述诸家论略、次列药治禁忌,附不治之症、喉症治案、古今名医疑似治案、抉微辨谬、主治验方等篇,确属书中隽品。《四部总录医学编》对它的评价极高,谓“网罗古今白喉之学说,以辨正洞天之谬误,识见高人一等”。
《白喉秘旨》1卷
黄炳乾撰,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梓行。
《白喉问答》1卷
杜钟骏撰,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前梓行。
《白喉证论》1卷
肖海雍著,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前梓行。
《抉微辨谬》1卷
张钝庵撰,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前梓行。这本书是为专事批判《白喉忌表抉微》错误而作。理论有根有据,观点入情入理,文章深入浅出,惜乎流传不广。
《白喉忌表抉微驳义》1卷
杜同甲撰,1925年出版。本书“提要”中就明白指出“抉微一书(指耐修子的《白喉忌表抉微》),实足以杀人”,凭此即可了解本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