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斑

白 斑

因此病无甚疼痛及少见,所以中医书中没有专论,常把此病混在口疮、口糜中。其中极少数可以转变成癌。

【临床表现】

本病是一种发生于黏膜的局限性角化过度性白色斑片,属癌症前期病变。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子,患者嘴唇、两颊黏膜或舌体出现擦不掉的白色斑块。最初无自觉症状,斑块呈浅白色。日久即变为灰白色或乳白色,而且变厚变硬,此时即产生粗糙感,少数有胀感痛感。损害特点为形状不等的乳白色发亮的白斑,有时呈网状结构。与底部粘连很紧,不能擦去,强行剥去则引起出血。好发部位为两颊、前庭的黏膜,次为舌背及上腭。白斑大小不一,可从芝麻到爪甲样大,边缘愈小愈清楚,周围黏膜无炎性症状。本病发展较慢,但要消去也很不容易。

【病因病机】

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由于长期过多地吸烟、嗜酒、吃辛辣食物,以及不适合的假牙、龋齿的残冠、残根或大龋洞边缘对黏膜慢性刺激所致。

中医认为当属气血违和,由活的黏膜递变为死的斑片。

一般虽然求愈困难,但亦无多大的危险。如不予积极治疗,则其中极少数可以癌变。

【辨证论治】

中医对这类疾病,一般只能借助“辨病”,只需诊断出某病,就可以取用某法某方某药。主要为攻坚、理气、破瘀。无成方可取,临床常用三棱、莪术、王不留行、红花、桃仁、乌药、枳壳、积雪草、青皮等。为了加强其理气破瘀之效可加乳香、没药。虫类药的九香虫(理气)、虫(破瘀)在正气充沛的患者也可取用。出现正气衰弱者,当然还要顾及扶正,同时在取药方面也需稳妥和平为要。

此外,除去局部的刺激也是重点之一,应除去不良修复体和残冠、残根等。

至于局部,可用蚕沙煎汤,每天2~3次含漱,每次至少10分钟,漱过之后,再用温开水漱口。切忌强行剥去或使用腐蚀药物,这样反而会促使其癌变。

【预防与护理】

1.戒烟酒,禁食辛辣食物。

2.忌吃过热、过冷的食物,以避免新的刺激。

3.其他参阅以上口腔黏膜病的护理。

【医案】

廖某,男,60岁。1992年6月2日初诊。

1989年初在咽部出现溃疡,一直难以愈合。在今年春节复发,到肿瘤医院放疗(4月份)后再度“痊愈”。5月份在右咽又出现一个溃疡,现在西医在观察中。近2天中无退无进在踟蹰僵持中。现在自觉症状几乎没有,但咽部有些干。

检查:左右软腭各有白斑样物。舌白腻苔,脉细弦。

医案:几度溃疡出现于咽峡及其周围,西医确诊,症非一般,中医裁方取攻坚破瘀,佐以化浊。

处方:

石上柏10g  重楼10g  三棱6g

莪术6g  桃仁10g  泽兰6g

当归尾10g  藿香10g  佩兰10g

白花蛇舌草10g 7剂煎服

外用:养阴生肌散5g,吹口腔局部。

二诊1992年6月26日。上药进14剂,同时伴以西药,昨天肿瘤医院检查认为在稳定中有好转。口干及大便干结依然。

检查:右侧白斑边缘已模糊,左侧已消失而残存一些。舌白腻苔,脉平偏细。

医案:药后效益殊堪满意,不过中药不能攫美,盖尚进服西药,上方专事取攻坚化瘀化浊,宗“效方不更”遗训,不似三日京兆。

处方:原方7剂煎服

三诊1992年8月25日。在此期间上方进21剂。问无自觉症状,大便干结,仍无改善,只能乞灵于麻仁丸。

检查:见到的白斑右侧薄些,面积依然,左侧因边缘出现模糊而似乎扩大一些。舌薄苔,有轻度脑纹舌,脉细。

医案:病情平稳可喜,唯大便依然,艰难告苦。在原旨中稍稍扶正。

处方: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三棱6g  石上柏10g  莪术6g

桃仁10g  泽兰6g  白花蛇舌草10g

重楼10g  甘草3g 7剂煎服

另以晚蚕沙250g,分次煎水含漱口腔。

外用:养阴生肌散6g,外用吹口腔患处。

按语: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与湿浊困顿脾土,清阳不能上升,口舌失养有密切关系。病之久者,局部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因此与瘀血不化有关。

传统认为脾开窍于口,故治疗白斑多从清利脾经湿热论治。干祖望认为白斑的病程较长,一般无症状者及患处光滑者,以内治为主,局部粗糙、糜腐者,可配合外治。临床常见2种证型。①湿浊内伏,脾土受困:口腔白斑,表面糜烂或有白腐物附着,大便溏薄,舌苔腻。治宜以芳香化浊为主,佐以健脾渗湿,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药如藿香、佩兰、滑石、茯苓、薏苡仁、泽泻、苍术、白术、山楂、六曲等。②瘀血不化,经络阻隔:白斑有韧硬感,黏膜表面粗糙,口干而不欲饮,无明显全身症状。治宜活血化瘀。药物首选三棱、莪术,用量在3~10g,还可用红花、当归尾、赤芍、苏木、地鳖虫等。

本案患者即是一久病之人,口腔疾病缠绵辗转三载未愈,干祖望把机体软组织的局限性角化视为“僵而死”,所以然者,为失去气血的营养,气不温煦,血不濡养,轻者是气滞血瘀,重者是气血不行。从其局部症状来看,脾虚为本,瘀浊为标,刻下标证明显,干祖望先予治标,拟攻坚破瘀,佐以化浊,方中三棱、莪术攻坚破瘀;桃仁、泽兰活血化瘀;当归尾活血又能养血,以防戕伤太过;藿香、佩兰芳香化浊,且为脾经之药;重楼、石上柏、白花蛇舌草解毒抗癌。

药进14剂,右侧白斑边缘已模糊,左侧已消失而残存一些。对于黏膜白斑这种“病去如抽丝”的病种而言,这个疗效是堪称十分满意的,效方不更,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三日京兆。

2个月之后三诊,见到的白斑右侧薄些,面积依然,左侧边缘出现模糊,面积缩小一些。干祖望在原旨中稍参扶正,马上得天下之后,犹须案上治天下,益以太子参、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化浊之品,以作长久之服,而无矫枉过正之忧。

干祖望处理此病时,如果连服诸日无效,还适当加入地鳖虫、僵蚕、九香虫等虫类药,冀其通经入络。另外,虽以内治为主,也不忽视外治,常予养阴生肌散、绿袍散等吹敷患处,也考虑用蚕沙煎汤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