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及中耳癌

外耳道及中耳癌

外耳道与中耳相邻,一旦发生癌变,迟早二者均会同病,因此,原发部位常难断定。因为中耳癌向外扩展时即侵犯外耳道;外耳道的癌肿向内延伸时,则侵犯中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渗液不涸,以及外耳道乳头状瘤的瘙痒潮湿,久久不愈,日久都有癌变的可能。有掏耳习惯的,更易得外耳道癌。

【临床表现】

早期:出血,有水样、带血的分泌物或用棉棒擦拭时有血。这种分泌物具有一种特殊的臭气。耳痛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开始时隐隐钝痛,继则持续性疼痛,并放射到乳突部。听力下降及耳鸣。头痛多在患耳一侧,有时剧痛。开口不方便。

晚期:以上诸症加重加剧。出血由一般而成大量出血;耳痛加剧到不能忍受;听力为纯听力丧失殆尽;头痛加剧到剧烈难耐;不能开口,言语、进食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内的肿瘤组织,触之易出血。晚期则溃烂而僵硬。臭气重到使别人无法接近。X线片、活组织检查、脱落细胞检查都可证实属恶性肿瘤。最后因正气衰竭或在大出血中死亡。除以上表现外,只要X线片、活组织检查、脱落细胞检查三者中有其两项证实后,即可明确诊断。

【病因病机】

本病包括头面部恶性肿瘤,主要病因有:七情抑郁、局部长期刺激、特殊的疠毒之气侵袭。最终正气耗损殆尽而告终。

【辨证论治】

主要在辨病基础上辨证。唯辨证很简单,仅仅虚、实两证。初期,大多为实证;中期,虚、实互见;晚期,虚证。但更重要的,常有时邪外感的临时侵犯,则必须与本病严格分清,还有其他各种慢性病的并存,则需二者同时处理,甚至取用“急标缓本”的常规治法来应付。

有人认为治疗恶性肿瘤,仅仅加几味抗癌药就可以,这是极端错误的。如其这样想,充其量是一个用中药的医生而不是中医。中医是严格遵守“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治疗原则的。

中医处理癌病的裁方,是有其传统基础的。对头部诸癌的组方基础,根据:①发病位置;②抗癌药;③主要表现如溃烂、疼痛与出血;④后期再加上正气虚弱。如此,治法就一目了然了。如其还有兼证则不管急性病的外感或慢性病的困扰,都要在一张方药中严格组合,示意如下。

遵守上述原则,初期的中耳癌方,应在龙胆泻肝汤、通窍活血汤、温胆汤等方中加入抗癌药即是。至于溃烂、疼痛、出血三者,在抗癌药中早已有针对性较强的药物。

后期着重扶正,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汤,都可取用。

溃烂、疼痛、出血,单凭抗癌药的应付,已远远不够,必须再取强有力的药物加强其作用。末期虚脱时,可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但个人认为这样做一则回天无术,再则徒增患者痛苦,最好还是免去“多此一举”之劳为是。

·外治·

最好取用珠黄散。

任何外用药,尽量不用冰片。虽然它有辟秽的作用,但有增加出血之弊,二者对比,得不偿失。

【预防与护理】

1.最重要的是,使患者保持情绪乐观。

2.居处保持空气新鲜,寒暖适当。

3.进高营养、易消化、低脂、低盐、低糖饮食,禁咖啡、可可、浓茶等。

4.适当运动,可进行太极拳、健身操或八段锦及古老的吐纳导引等锻炼。

5.严禁烟、酒及辛辣食品。

6.保持患病部位的清洁。

7.患者用具、餐具等,严格消毒,分泌物烧毁。

8.未经医师允许,切忌乱进“滋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