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 食

饮 食

《素问·上古天真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百岁乃去。……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故半百衰也。”但对有病的人来说,更有深远意义。

《备急千金要方》也引扁鹊之言谓:“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又引张仲景语:“人体和平,唯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动,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脏气之类,未有不恣食以生存。”《类证治裁》也谓:“饮以养阳,食以养阴,饮食之所以卫生而脾胃实。”更可证明药食同源而食比药更重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饮食亦然。诚如《寿世保元》所谓:“人知饮食之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李白(701—762年)以嗜酒终身而病脓胸症谢世,杜甫(712—769年)因食夏天腐肉中毒而死,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护理学领域里的饮食调养,一为相宜有益的食品,一为不宜有害的食品,又有少食者有益而多食有害,所以益者宜进,害者宜戒。《外科图说》:“夫宜忌者,即所苦所乐也。五脏各有所宜,五脏各有所忌。”所谓宜与乐,是指有益者;忌与苦,是指有害者。

此外,还有些食物的本身是有益的,但对某一疾病则可能是有害的。例如荸荠,可明目消痰,但是对萎缩性鼻炎、干燥性咽炎则为害很大,因为它的不良反应就是起燥。酒和螃蟹,众所周知为辛热品与发病物,但对肥大性鼻炎,却可起到治疗作用。因为二者同时进食,可以化瘀活血破结之故。

【禁忌者】

烟、酒、辣,为鼻、咽喉病必禁之品。肥肉、糖、枇杷(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可以助湿生痰。凡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声带息肉、癔性咽喉异感症、卡他性中耳炎等症,当严格禁食。葱、韭、辣,为鼻、咽喉、口腔病,必禁之物。

多食水果,对人是有益的。唯枇杷助湿生痰,荸荠性寒,梅子性酸收敛等,在进食时都应加以注意。

【适宜者】

与禁忌者相反,是某种疾病或在某种情况下,必须增加该类食品来辅助药物治疗。也有的在疾病的某一阶段为禁忌品,但到了另一阶段,即非禁忌品,而是适宜者。例如《外科精义》论述:“若其痈疽,脓溃肿消,气血虚弱,则可食羊肉,鹌鹑……若至肌肉渐生,思想滋味,则食荠粥、羹汤。”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中医对禁口的尺度已较古人放宽了许多,所以有益的食谱,也相应扩大,可能是受到西医的影响。尽管是适宜的食品,但也不宜恣食贪饮,尤其是在疾病恢复期中食欲初升之际。

饮食应低盐、低糖、低脂肪。《格致余论·茹淡论》:“安于冲和之味者,心之收、火之降也。以偏厚之味为安者,欲之纵、火之胜也。”什么是冲和之味?朱丹溪的解释为“若谷菽草果,自然冲和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