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淫

六 淫

“淫”,解释为太过、过头。例如雨量过多称淫雨,言语过多者称淫辞,滥用权威而超越一般尺度者称淫威等。“六”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它是宇宙间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生物当然也包括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但太过之下,便为淫,淫而为害了,人被侵即病。有益的六气是人类生命来源之一;有害的六淫,当然会对人的机体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损害,所以六气是“水能载舟”的水,六淫乃“亦能覆舟”的水。

此外,淫字的另一解释为“邪也”。六气而太过,就是邪气,所以作六邪来领会,也未尝不可,淫字在《佛学大辞典》中就释之为“甚也、邪也”二者兼而有之。

风:风为百病之首、六淫之魁。以其善行而数变,所以发病多为急性,常先侵犯头面。又因它的禀性轻飘上旋,故而耳鼻咽喉常为侵袭对象,在急性咽喉病中,所占比例也更多。凡夹热则风热,夹寒则风寒,即使风寒则也可寒化为热而成风热者。临床上急性中耳炎、耳丹毒、耳咽管急性阻塞、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鼻疖肿、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咽部疱疹、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急性失音、急性喉阻塞、白喉、猩红热、唇血管神经性水肿、疱疹性口腔炎等,绝大多数为风邪所导致。

寒:由于外感寒邪,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出现恶寒、发热、少汗等症。例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至于某些突发性严重的急性失音(暴喑),乃是重寒直中肺经所致,是寒邪之为患最严重者,大多发生于北方的严冬。

暑:暑为阳邪,不管中暑、伤暑,发病都在夏天。在本科比较少见,唯耳疖肿、鼻疖肿、耳丹毒、鼻衄等,偶然一见。

湿:湿属阴邪,性黏腻而质滞重,好犯于人体的下半身,耳鼻咽喉诸病俱在头面至高之处,似乎不应该有湿证。但如湿邪久困于下,即酵蒸雾化,弥漫上凌。这种雾化物,便是湿浊。湿浊之气已由滞重之质而一变为弥漫浮悬之气,则在人体各处都可游荡为患,五官为空清之窍,更经不起湿浊的侵犯。外耳道湿疹、化脓性中耳炎脓液长期不干、耳中憋气、鼻前庭炎、多涕症、口腔各种黏膜病等,大多为湿邪所致。

燥:凡含有水分的物质,一旦水分蒸发消失,使该物干枯槁萎者,就是燥。燥邪致病本科中比例较高,但多数是“五变”的燥气。“在六淫”的燥气仅仅是诱发而已。燥证最多见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萎缩性鼻炎、萎缩性咽炎、干燥综合征等病。凡肿瘤经过放疗者,绝大多数都有燥证出现。

火:有光、热、燃烧作用的火,能毁灭一切,诚如《无量寿经》所谓“犹如火王,燃灭一切”,所以刘河间的“主火论”,最易使人接受。在六淫中的火,可与热作同义词,如果更仔细一些分析,则热为火之轻者,火为热之重者。火中所有一切炎症及化脓性疾病的初期,大都为火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