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伤寒》经方

一、活用《伤寒》经方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的巨著。其中所载三百多首方剂,被后世医家奉为“经方”,但是这些方剂如何应用于治疗耳鼻咽喉科的疾病,原书所载不多。干祖望对此进行了悉心研究,归纳总结出耳鼻咽喉科常用的张仲景方三十余首,举其要者如下。

1.桂枝汤、真武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见鼻黏膜苍白,鼻涕清稀量多,遇寒而发作加重者。轻症属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可用桂枝汤调营卫、温经脉而宣通鼻窍;兼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为重症,属脾肾阳虚,可用真武汤,温脾肾,除寒水而止嚏敛涕。

2.小建中汤治疗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见鼻涕量多、鼻甲肿大,而充血不明显,病程较长,大便溏薄者。此属脾气虚弱,可用小建中汤,或加黄芪,而为黄芪建中汤。

3.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病在鼻前庭皮肤,有时迁延不愈,利用葛根黄芩黄连汤疏风清热、表里同治之功,可获良效。

4.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治疗鼻出血及急性咽炎 鼻在头面,诸多阳经会聚于此,尤其是足阳明胃经挟于鼻之两侧。阳明为多气血之经,阳明经热盛,常发为鼻衄,见鼻出血势急量多,色红而艳,此时可用白虎汤治疗;若因出血较多而兼有气血不足之证,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急性咽炎邪热传里,见咽部疼痛,口中有臭气,干渴喜饮,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色泽红艳,脉洪大而实,是阳明热证,可用白虎汤;脉洪大而软,兼有虚证,用白虎加人参汤。

5.甘草干姜汤治疗寒证失音 天气暴冷,淋雨吹风,常易导致寒邪侵肺,肺气失宣而声音嘶哑。见声带水肿而不充血,舌苔薄白,脉浮紧。此时用甘草干姜汤以温中祛寒,往往有良好效果。

6.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由于风热犯肺者较多。见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微干,声带轻度充血,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此属风热在表,兼有肺热,可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以疏风宣肺清热。

7.理中汤及竹叶石膏汤治疗复发性口疮 口疮一症,有寒热虚实之分,多为心脾积热,循经上灼而致,见口疮个数多,周围充血,舌苔薄黄。治当清泄心脾之火,可用竹叶石膏汤。而有些患者病程较长,口疮个数少,周围黏膜不充血,兼有神疲乏力、纳谷不香等证,则属脾虚气弱,可选用理中汤来健脾安胃,燮理中气。

8.泽泻汤治疗梅尼埃病 《金匮要略》提出:“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干祖望认为,“心下”亦可归为手少阴,“心寄窍于耳”,内耳有水饮停留,出现“苦冒眩”的症状,也可以用泽泻汤治疗。须掌握的辨证要点是患者除了有眩晕之外,还应有面白、舌苔腻等症状。

此外,还有五苓散、防己黄芪汤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黄土汤治疗鼻出血;猪肤汤治疗慢性咽炎;甘草小麦大枣汤治疗梅核气及幻嗅、幻听、癔病性失音;桂枝茯苓丸治疗声带息肉;百合地黄汤治疗干燥性鼻炎、咽炎;独参汤、四逆汤治疗鼻腔大出血;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综合征等,都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