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恶嗅症

四、恶嗅症

恶嗅症,又称鼻臭,即嗅到臭味或不快气味者,其中可分两型:一为仅仅患者自己嗅到而旁人嗅不到者的主观性鼻臭,事实上即幻嗅症。一为旁人也可嗅到与患者相同臭味的客观性鼻臭。

本节讨论的,为第二型的客观性鼻臭。不过严格地说起来,本病的嗅觉完全存在,不应该作为嗅觉障碍论治。

【临床表现】

主观性者,同上文“嗅觉异常”。

客观性者,可以找到原发病病变。它对这种恶臭的程度,既不缩小,也不扩大,都是真实的。

《万病回春》中“一口鼻中腥臭水流”一例,就是本病。《吴越春秋》:“越王勾践,尝吴王溲恶,后遂口臭。范蠡乃令左右食岑草,以乱其气。”《唐书》:“(武)则天谓崔融曰,非不知宋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考“口过”一词,《格致镜原》注谓:“口过,谓口臭也。”那么越王勾践和唐代诗人宋之问两人,都有恶臭症。

自诉闻到恶臭气味而事实上没有嗅源真正存在者,为幻嗅症。有客观的恶臭之源而闻到恶臭者,为恶臭症。

【病因病机】

大多为鼻咽部病变、扁桃体小窝内腐败物质的储存、鼻窦炎特别是牙源性上颌窦炎、干酪性鼻炎、鼻腔异物、额骨或上颌骨骨髓炎、鼻梅毒,以及邻近的恶性肿瘤等所引起,上述疾病都为本病的主要原发病。

【辨证论治】

·内治·

主观性者,见前文“嗅觉异常”。

客观性者,先治疗其原发病,但内服药中可适当加入石菖蒲、藿香、佩兰、白芷等芳香化浊药。

·外治·

可用食用红砂糖,冲开水或甜水,冷却漱口,每2~3小时一次。

用大茴香,经常含漱于口中。

用仁丹,经常含于口中。

用口香锭,经常含漱。口香锭处方及制法:孩儿茶40g,桂花干50g,硼砂50g,薄荷50g。共研极细粉末,用甘草熬成浓液,再做赋形,将上药粉糊成膏状,待半干,制成黄豆大丸子,烘燥,贮藏待用。

【预防与护理】

1.生活、工作环境,宜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2.远离有刺激性的化学气体。

3.保持口腔清洁,食后刷牙。

4.禁烟酒及一切辛辣、辛热食物。

5.保持情绪稳定,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

6.常做鼻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