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治
梅毒治疗,内治为内服药,一般说来有三大法,为汗法、解法、劫法。
1.汗法 使用的是解表剂。是在毒邪尚未深入尚在表的时候,予以汗解,使毒邪从全身汗孔透泄。此处解表剂所解的不仅仅是风寒、风热。常用方有保安万灵丹、透骨搜风散之类。其毒邪虽已深,但尚可以汗解,只不过用药较为猛峻,如杨梅一剂散、金蟾脱甲酒之类。
保安万灵丹(《外科正宗》)、透骨搜风散(《外科大成》)、杨梅一剂散(《医宗金鉴》)、金蟾脱甲酒(《外科正宗》)的方药组成与对照如下表。
续表
2.解法 就是清热解毒法。梅毒毒邪,已不能以汗法解决,那么便要使用解毒法。解毒治疗梅毒是一个最直接、根本的方法。但还要顾及其临床症状而在用药上有所不同。一般常用的,有化毒散、土茯苓汤、解毒天浆散等。
化毒散(《赤水玄珠》)、土茯苓汤(《医林纂要》)、解毒天浆散(《外科正宗》)的方药组成与对照如下表。
续表
3.劫法 梅毒的毒,不同于其他的毒邪,所以在汗、解两法失其效用时,唯一的办法,只有采用劫剂。所谓劫剂,《医学源流论》解释为:“劫剂者,以重药夺截邪气也……用猛厉之药,与邪相争,或用峻补之药,遏抑邪气,药猛厉则邪气暂伏而正亦伤,药峻补则正气骤发而邪内陷,一时似乎有效,及至药力尽,而邪复来,元气已大坏矣。”总之,是在并不太考虑患者机体会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采用剽悍剧烈的药品,赖其强猛的药力作用压倒并消灭梅毒之毒。因此,历来很多人反对这种疗法。劫法中较为著名的方剂,有铅回散、三打灵药等。
铅回散(干祖望经验方)、三打灵药(干祖望经验方)方药组成与对照如下表。
铅回散制法:本方来自《外科正宗》,专治严重的梅毒,如筋骨疼痛,朝轻暮重者。取用铅240g,铜勺内熔化,倾入水中,将铅取出,再熔再倾,如此百遍,铅尽为度,候半日,待水澄清,去罐底铅灰,倾水在三重纸上,纸下用灰吸干水气,晒干与硫黄等分研细罐贮,每服3g,温酒调服,至重者不过三次即效。
三打灵药制法:处方,水银30g,白矾30g(焙去水分),火硝30g(焙去水分),食盐30g(焙干),朱砂15g,皂矾30g。先将白矾、火硝、食盐、皂矾、朱砂共研极细末,再加水银,又研匀,直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再将这料药末,均分3份备用。先以第一份,置铁锅内,上覆大瓷碗,碗锅连接处,予以密封,然后用炒干黄沙将碗掩住,下面加火(同升药一样)。30~45分钟后,揭开碗锅,黏在碗上的霜样药粉,即是灵药。因为是第一烧,故称第一打灵药。之后,取第二份原料药,再掺入第一打灵药在内,如前法再烧。烧后再得第二打灵药。最后取第三份原料药,加入第二打灵药,如法再烧,得第三打灵药。这第三次所得药粉,即为三打灵药。因药经“三打”,水银本性已死绝,服食较少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