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心
十多年前在某一个会议上,结识绍兴中医院院长董汉良主任医师,那时笔者仅七十六七岁,以我耄耋之年,精神体力活动,健于素壮。于是谈及我如何保养,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保养,唯把日常情况,倾诉无遗。1988年1~2月期《祝您健康》9版,董院长的“干祖望养生八字诀”一文发表了。从此方才知道求得健康,竟然还有方法。董氏并把我林林总总、杂乱无章的习惯提高到一门“保健养生学”,更使人满意的是以这八个字来形象化。从此我才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把这八个字对照起来也十分恰当。但又产了一个一如唐代李商隐(813—858年)诗《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是庄周做蝴蝶的梦?还是蝴蝶做庄周的梦?)”同样的困惑迷惘,这八个字为笔者自己创立的呢还是董主任传授给我的?
宋代陆游(1125—1210年)诗《园中作》中“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童儿竹马嬉”的童心,何其可贵奈尔。其实这个可贵的童心,每个人都有,而且还能使它不随你童龄的消逝而消逝,可惜你自己放弃了它。唐代大诗人元稹(779—831年)诗云“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这个童昧的天真,当然比童心还更深入,比童心在保健养生的获益也更为有力。
这里的所谓“童心”,不外乎下面三个内涵。
第一,是天真,不念旧恶,不想未来,不懂世事,不干名利,除了本身业务必须做好之外,什么都可以不想,让大脑尽量休息,蓄有余力来把自身业务做得更好。所谓:“人有妄想则坐卧不安,人有奇想则起坐不定,人有贪想则闻见皆非,人有异想则疑虑必大”。一个人常常浸沉在睡卧不安、起坐不定、闻见皆非、疑虑必大中,怎能得到最起码的保健养生。你平时少费脑力,正是为了更好地保健养生。但人的大脑不使用,势必退化,所以在事业上大用特用,使脑力永葆青春。
第二,童心是无邪的,绝无欺诈、撞骗、设陷阱、占便宜等邪念。为什么这样纯洁的心,为儿童所独有?因为童年一过而成成人,童心也随各种追求而消失。
第三,童心单纯,思想到处倾向于美好、愉快,没有过多的奢求,所以对什么事都知足而满意。他的天真、无邪、满足,都是保健养生的神丹妙药。春秋战国时楚国,有老莱子者,年七十,为了父母欢乐,自己穿了花花绿绿的小孩衣裤,在堂前父母亲身边,学儿童的游嬉,唱儿歌。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父母快乐,但对自身的保健养生倒获得了更大的效益。如其不具备真正的童心,那儿童的游嬉、儿童的歌曲怎能做得起、唱得出来。
童心的宝贵,就是来之天真,诚如明代李贽(1527—1602年)在《童心说》中所谓:“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所以其大大有益于保健养生者,即在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