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外治法
2025年08月10日
第八章 论治——外治法
外治法,是指与内治法相对而言的治疗方法,也就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谓“上病下取,内病外取,以求其过”的外取。它是利用手法、药物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施于患者体表某部或患病之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手段。
外治法的应用,肯定比内治法要早,至于早多少年已无法考证。后随汤液药的发展,外治法才逐渐地退居次要地位。诚如《焦氏喉科枕秘》在序中所谓“自仲景著一百十三方(实112方),后贤攒而衍之,汤液之方,遂加于针石。迨子和、河间、东垣、丹溪辈,根据圣经,发挥心得,学者益泛滥沉酣,准方施治而针石之法乃日微”,的确如此。
外治法对“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要求,虽然没有内服药的严格周密,可是也必须做到“病”“治”对口、寒热条分、阴阳明辨,也如《理瀹骈文》略言所谓“外治必如内治,先求其本……判上中下三焦、五脏、六腑、表里、寒热、虚实”。
耳鼻咽喉口腔病的外治,是十分丰富多彩的,除了方剂多、药品多之外,给药方式也很多。咽喉科的传统外用药(专用于口腔内的,因用喷粉器吹入,故俗称吹药),更有它的独到之处,有人说“名家喉科,都是吹出来的”,从某种角度说,的确如此。
本科的外治法,大体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