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
1.二维以及M型超声心动图 DCM的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扩大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图10-1),具体表现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或容积中至重度扩张,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FS、EF)减退,通常左心室心肌收缩普遍减弱,也可能存在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壁厚度正常或稍变薄。类似的超声表现也见于广泛性心肌缺血、病毒性心肌炎、结节病或阿霉素中毒等。
图10-1 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
A、B分别为舒张末期、收缩末期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C为腱索水平左心室M型曲线,该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
DCM的次要特征有二尖瓣瓣环扩张、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左心房增大、右心室增大和心尖附壁血栓形成(EF≤35%时须留心探查)等。M型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发现心排血量减少的证据,如二尖瓣E点和室间隔距离(EPSS)增加(图10-2),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开放减小,主动脉根部前后运动幅度减小。通常M型超声心动图可测定左心室大小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二维超声心动图也有助于准确评价左心室腔大小、容积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图10-3)。
图10-2 扩张型心肌病二维切面和二尖瓣M型超声曲线
该图例显示二尖瓣E点和室间隔距离(EPSS)增宽,二尖瓣口开放幅度减小,为典型的大心腔和小瓣口表现,提示心排血量减小。
图10-3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
A为心尖四腔切面,B为心尖二腔心切面,分别在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描绘左心室心内膜界面(A、B的心内膜外侧描绘线为舒张末期,内侧描绘线为收缩末期),按照面积-长度法计算左心室容积。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262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为178ml,因此射血分数(EF)为32%。
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DCM患者虽然有相似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减退,但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差别很大(图10-4)。多普勒可评价左心室充盈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对治疗和随访有重要意义。DCM的二尖瓣频谱可多样化,早期DCM可有正常稍低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可表现左心室弛缓延迟型二尖瓣频谱;病情发展可出现二尖瓣E/A比正常(伪正常),晚期DCM可表现左心室限制型二尖瓣频谱,提示左心室顺应性减退和左心房充盈压增高。肺静脉血流频谱有助于鉴别DCM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伪正常化和评价左心室充盈。
图10-4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频谱
A左侧为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右侧二尖瓣血流频谱呈弛缓延迟型,该患者可只表现为轻微不适,尽管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B左侧也为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右侧二尖瓣血流频谱呈限制型,即E显著增高,E峰减速时间缩短和A峰减小,限制型频谱提示左心室充盈压明显增高,患者有显著心功能不全症状。
评价DCM的二尖瓣频谱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DCM常合并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DCM合并二尖瓣反流的机制考虑为显著扩大的左心室增加腱索张力,导致收缩期二尖瓣瓣叶接合面减少而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图10-5)。二尖瓣反流增加左心房压可导致左心室充盈压增加,因此E峰可增高。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和肺动脉压(图10-6)有重要的预后预测指标,DT愈短,预后愈不良;肺动脉压≥50mmHg者心衰发病率、住院次数和死亡率均增加。
图10-5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反流机制
左图为胸骨旁左心室长轴显示DCM患者常见的二尖瓣反流。右图为正常和扩张型心肌病模式图,正常人二尖瓣瓣叶结合部分紧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左心室扩张,二尖瓣腱索张力增加,导致二尖瓣瓣叶结合面减少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
图10-6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和肺动脉压测定
患者,男性,23岁。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房颤心律,左图为二尖瓣流入血流,该图例E峰减速时间(DT)为106ms;右图为连续多普勒测定三尖瓣反流频谱,该图例肺动脉收缩压为50mmHg。
3.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DCM的典型特征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显示心脏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大以及肺淤血,心电图表现可能正常或QRS波群低电压、ST段改变、左心室肥大、心房纤颤等。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是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的发现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造影通常显示冠状动脉正常。心内膜心肌活检可见心肌细胞增大和纤维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很少,心内膜心肌活检可明确DCM的诊断,但对明确DCM的病因价值不大。目前仍有50%DCM患者为不明原因。超声心动图通常无法明确DCM的病因诊断,因为缺血性、瓣膜性、高血压性及炎症性心肌病等的超声表现可与DCM相似(图10-7)。Kasper K等报道临床诊断的DCM,经冠状动脉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等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特发性DCM只占46.5%(表10-3)。我们曾经历一患者,因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75mm,收缩末期内径为65mm,FS为13%而诊断DCM;该患者经治疗随访一年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至54mm,收缩末期内径为35mm,FS为35%,这提示应多考虑所谓“DCM”的其他病因和“DCM”患者的超声随访。有些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在超声上无法鉴别,目前我国对DCM的诊断通常无法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也难以推广应用,单凭超声特征诊断DCM只能是临床诊断而非病因诊断。
图10-7 缺血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
患者,男性,69岁,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A为胸骨旁左心室长轴,显示左心室增大;B为M型左心室长轴曲线,实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8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61mm,FS 12%,LVEF 24%。C为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小于A峰。D为肺静脉血流频谱,测定PVa时间大于A峰持续时间。
表10-3 临床诊断DCM患者的最终诊断
引自(Kasper K,et al.JACC 1994,23:58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