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室形态

三、心室形态

心室的数目,即单心室或两个分隔的心室腔的存在,是由室间隔的存在与否来判断。通常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可经胸骨旁短轴、心尖四腔以及剑突下切面判断或排除室间隔的存在。如果室间隔完全不存在,则可肯定为单心室。残留室间隔(发展不完全或退化的室间隔部分)的识别可区别单心室还是双心室伴巨大室间隔缺损。超声上需要注意的是区别乳头肌和残留室间隔,通常在短轴切面心室腔环绕乳头肌头部,而腱索的起源位置也可能有助于区别乳头肌和残留的室间隔,但是在心内膜垫缺损时腱索可由室间隔直接发出。单心室一经确定,接着需要明确的是漏斗部的位置,大动脉转位时漏斗部通常位于前位主动脉的基底部。

双心室一经确定,接着要确定的心室的定位,即区别形态左心室和右心室。正常心室的识别可根据心室的位置、形状和室壁厚度,但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这些特征会引入歧途。因此心室的确定主要依靠与房室瓣的连接关系确立,因为二尖瓣总是与解剖左心室相连而三尖瓣连接的是解剖右心室。

鉴别二尖瓣和三尖瓣的方法:

(1)瓣叶的数目。正常二尖瓣有二叶而三尖瓣有三叶。通常在房室瓣的短轴观可观察瓣叶的数目,三叶的房室瓣一定是解剖三尖瓣,其所处的心室一定为解剖右心室。

(2)房室瓣在室间隔的相对附着位置。正常三尖瓣隔叶室间隔的附着处位于二尖瓣前叶的附着处稍下方。通常在心尖长轴较容易观察确定房室瓣室间隔相对附着位置,除非患者存在膜部室间隔缺损。如果三尖瓣隔叶的室间隔附着处超过二尖瓣前叶附着处下方10mm,则应考虑三尖瓣下移畸形。

(3)心室内的乳头肌数目和位置等。解剖左心室通常有两组大小相近的乳头肌,位于心室中段和心尖1/3交界处,分别发自于心室游离壁的内侧和外侧。解剖右心室则有三组大小不等和起源位置不同的乳头肌。另外节制带只出现于右心室,连接于室间隔下部和右心室前壁;有两组不同房室瓣者,解剖右心室必定有一瓣叶的腱索附着于室间隔上,而左心室的腱索通常附着于发自游离壁的乳头肌。

心室的定位诊断为(图16-7):

D-襻(D-loop):解剖学右心室位于身体的右侧。

L-襻(L-loop):解剖学右心室位于身体的左侧。

X-襻(X-loop):两心室的心室结构无法明确区别。

图16-7 心室的定位

A为正常心脏位置,解剖学右心室位于身体右侧,即D-襻;B为解剖学右心室位于身体左侧,即为L-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