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

三、急诊急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

(一)实行“四位一体”急救医疗服务模式,保证绿色生命通道畅通。

“四位一体”急救医疗服务模式,是以“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危重症监护-专业学科救治”为一体的急救一体化救治服务体系。院前急救及现场急救为主,院内急救以急诊科抢救诊疗为主,急危重症监护以重症监护室的后续抢救治疗为主,专业抢救以创伤和中毒等专科病房救治为主。

(二)开展“四级三区”急诊就诊模式,提高分诊准确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病情分类“四个等级”,根据卫生部对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要求,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急症患者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患者,即病情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如心脏骤停、呼吸停止、严重呼吸窘迫、急性意识障碍、严重休克、严重创伤等。二级是急重患者,即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一级,或可能出现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患者相应处置及治疗,如意识模糊或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严重疼痛等。三级是急症患者,即患者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可在一段时间内安排患者就诊,如发热、闭合性骨折、腹痛等。四级是非急症患者,即患者来诊时到急症症状相对较轻,其临床判断与诊疗所需急症医疗资源较少的患者,如普通感冒轻微擦伤等。

(三)推行区域责任制护理服务模式,实现急诊患者护理服务的整体性。

(四)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提高抢救成功率。

(五)推行24小时护士长负责制,确保急救护理管理连续性。

(六)实行特殊患者抢救管理制度,保障特殊患者医疗安全。

(七)改善基础服务措施,创建良好的就医环境。

(八)提供便民措施,体现细节服务。

(九)制定120出诊流程规范语言,打造窗口形象。

(十)强化主动服务,实施全程健康教育

(十一)实施弹性排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赵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