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健康教育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由于患者长期不能正常进食,营养缺乏,身体虚弱,以及对本病及手术的不了解等,造成患者恐惧、焦虑。因此,术前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及其家属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饮食指导:多数食管裂孔疝患者营养较差,体质衰弱,手术前应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3.术前准备指导:术前晚餐进流质饮食,并行甘油灌肠。术日晨放置胃管,以减轻术后腹胀。
(二)术后宣教
1.心理指导:麻醉清醒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信息,说明各种管道留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避免患者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2.饮食指导
(1)告知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之前,均应严格禁食水,可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待肠蠕动恢复及排气后,一般是一周左右,即可拔除胃管;可由饮水→流食→半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进食后应少食多餐,食物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易消化为宜。
(2)避免暴饮暴食,以七成饱为宜。饭后不宜立即躺下,睡前不进餐。
(3)尽量避免巧克力、大蒜、辣椒、薄荷、咖啡及碳酸类饮料,戒烟酒。
(4)少食产酸过多的食品,如糖类、柠檬、番茄、橘子等。
(5)告知患者饮用热水能改善50%食管动力异常,可使食管清除力增加并能缓解不适症状。应避免或少食冷冻食品,不宜饮用冷水。
(6)告知患者注意避免一切影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穿紧身衣、紧束腰带等,以免增加胃内压力导致反流。肥胖患者应鼓励其减肥,以减少胃内压力。
3.伤口、引流管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胃动力减弱,需胃肠减压1周左右。在此期间应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保证口腔清洁。在胃肠功能恢复之前禁食水。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患者在术后早期呕吐,指导患者深呼吸,妥善固定胃管,避免胃管脱出。一般伤口、引流管护理见“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健康教育”。
4.术后常见不适的指导:对于术后出现咽部不适、胸骨后及上腹部轻度疼痛及牵拉感等症状的患者可给予口泰溶液漱口、雾化吸入等治疗,告诉患者这些不适一般于术后1~2天可缓解。
5.并发症护理指导
(1)呃逆、上腹轻度疼痛及牵拉感症状与手术缝合有关,给予山莨菪碱对症处理后,短期症状均能缓解。但若观察到胸骨后及上腹部剧烈疼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与医师联系,考虑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
(2)出现呕血及黑便时,应安慰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如出现呕血或黑便量增加多等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教会患者及家属记录患者尿量的方法。
出院健康指导
1.进餐要细嚼慢咽,不仅控制食量,也可避免粗糙的食物擦伤食管黏膜,完整的食管黏膜不易受胃酸刺激,因而能避免烧心等不适。
2.告知患者不可饱食,进餐后2~3小时如感到饥饿,可再少食一点食物。如果在短期内进食过多,可引起胃体积增大、胃内压力增高,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到食管腔内引起烧心,胃也有可能疝入食管裂孔之上引起胃胀,胃痛等不适。
3.选好食物品种,患者平日食物品种不受限制,但要控制太甜、太油腻、太辣、太黏和难消化的食物,食量要自我对照,量力而行。少进粥食,以免引起反酸。
4.餐后注意坐姿。餐后特别是午餐后应坐高椅子或躺椅,不宜坐在低矮的沙发上,尽量使胸腹部舒展,保持食管在上面,胃在下面,这样可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5.睡觉不要平躺,夜间睡觉时要把上半身托起20°~25°,臀部要用软垫顶住,以避免熟睡后身体下滑。
6.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7.腰带不宜太紧,腰带过紧甚至为美而束腰,均会加大对胃的压力,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有些患者可用背带代替腰带。
8.餐后避免弯腰,这是减少胃食管反流很重要的措施,当不能避免弯腰时,就要控制食量。
9.不宜从事抬举重物的体力劳动,尽量避免餐后抬重物。
10.药物指导:告知患者术后继续服用抑酸药如洛赛克2周、分早晚服用,如症状不缓解术后1个月复诊。术后症状完全缓解后应遵医嘱停药。抗胆碱药、茶碱、地西泮等药物可使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增加反流。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损伤胃食管黏膜,上述这些药物应避免。
(曹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