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健康指导

四、支气管哮喘健康指导

(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1)已经明确部分哮喘的发作与中枢系统条件反射有关,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使哮喘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是预防哮喘发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树立信心、控制哮喘,帮助患者及家属获得他们必须具备和了解的哮喘有关知识,通过教育使患者了解哮喘,哮喘虽不能根治,但通过适当、长期的治疗,哮喘是可以控制的。2.饮食指导:避免食用引发哮喘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鼓励患者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和蔬菜。

3.休息运动指导: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急性期后应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选择,如慢跑、散步、打球、太极拳、气功、游泳等运动。为了增进心肺功能贮备,增强体质,宜在发作缓解期进行适当的耐力性运动练习,以改善有氧代谢能力,具体方法视体力情况而定。体力较差时做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练习;体力较好时练习较快的步行、慢跑、缓慢的登楼、游泳等。

4.用药指导:(1)合理使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此类药物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很强,起效快,其主要副作用是心悸、手指震颤、头痛、头晕等,用量过大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2)使用茶碱类药物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出现焦虑、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和癫痫样发作。(3)哮喘的预防重于治疗,合理的预防,特别是吸入性激素的预防和治疗,现在已被提到非常重要位置。吸入性激素是一种对呼吸道局部作用很强,又不引起副作用的抗哮喘性炎症药。合理的用药及预防性吸入激素的使用,可以使患者的哮喘得到最佳控制。(4)医护人员正确演示气雾剂的吸入方法,通过演示不断强化与鼓励患者能正确使用吸入器进行吸入治疗,保证药物吸收到气道内发挥疗效。应指出关键是要掌握好按压与吸气同步,以及吸入药物后尽可能长时间屏气。如医生同时开了几种气雾剂,应标明使用顺序,通常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使用抗炎气雾剂。(5)吸入药物后要用清水漱口,以防药物产生副作用。(6)患者要反复练习,医护人员要观察其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5.疾病指导:(1)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咳嗽方法,保护呼吸道通畅。(2)告知患者哮喘发作及病情加重时的症状及体征,学会紧急处理哮喘发作的方法。

(二)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积极预防诱发因素,避免接触致敏原,做好预防是哮喘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外源性因素如居住环境要通风良好,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常晒被褥、减少尘螨的滋生;因为空气中的尘螨和细菌是引致哮喘病发的主要致敏原,所以应该勤打扫,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室内不养花、宠物,避免使用蚊香、杀虫剂等刺激物。内源性因素避免可以诱发哮喘发作的药物、食物,晚餐不宜过饱、过晚。2.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外出时可戴一条围巾或口罩护住嘴和鼻子,避免使呼吸道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尽量吸入温暖的空气。对流感疫苗不过敏者,可注射流感疫苗。3.忌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因为在这些因素作用下,会使组胺、过敏的迟缓反应物质(SRS-A)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并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喘。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激动。4.指导患者识别和注意哮喘发作先兆(如接触变应原后有无鼻氧、打喷嚏、流涕、干咳等症状,运动后有无咳嗽、气促,夜间和晨起有无胸闷等),一旦出现先兆应及时按照自我管理方案用药,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5.坚持合理用药,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合理用药。牢记所用药物药名、用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定期按时用药。6.气雾剂应随身携带,正确使用气雾剂,一旦出现哮喘发作先兆,应立即吸β2受体兴奋剂,以迅速控制症状。7.自我病情监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峰流速仪(PEF)和记录哮喘日记。使用峰流速仪进行病情监测,对哮喘的诊断、治疗、疗效判断及发作前兆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哮喘日记是记录患者最大呼气峰流速值、每天症状及用药情况的表格8.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冷水浴等,增强体质,提高对外界恶劣因素的防御能力是预防哮喘发作的基础。但要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可适当进行,避免剧烈运动。9.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化学品及吸烟时喷出的烟雾对哮喘患者都会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它们会刺激呼吸道,所以患者应戒掉抽烟的习惯。另外,患者亦要尽量避免被动吸烟,酒水也应少喝。

(杨 萍)